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共5个部分: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③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④加强农村基层治理;⑤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该文件对抓好“三农”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①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提高人民获得感→城乡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②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劳动积极性提高→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④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高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新周期、新基建、新格局的经济发展基调,重申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新基建涉及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区块链与其他技术的发展融合,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形态变革,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全国各地纷纷加快新基建布局,特别是布局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电力枢纽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有助于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此外,作为新基建的配套设施软基建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落实金融、财政配套政策等,都将对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基建对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迫切需要的社会资金大量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两会上,“防止脱实向虚”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结合材料,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简要指出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并谈谈国家如何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4 . 目前,我国优质粮食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粮食的消费新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在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某市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面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形成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一是扩大优质粮食种植,二是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实现粮食供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2018年,该市“优质粮食工程”效果显著,农民种粮卖得出,好粮卖好价,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问题所起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要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下列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有
①全面提高农产品价格,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②支持有旅游资源的地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③全面建成覆盖全民、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消除城乡差距
④大力培养乡村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加大对回乡创业的扶持力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3600多家企业参展,40万中外客商,未来15年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预估,这样的人气与活力令远道而来的各国商家惊叹不已。

举办进博会,集中展示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一方面会产生鲶鱼效应,推动国内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会产生溢出效应,促进我国企业与国际同行深度合作。先进理念、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的溢出,将增强全球技术和产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次进博会的举办正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大国担当。它的背后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进博会的举办为什么能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科学性。
7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②推动以农促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④推进土地确权,使农民资产“活起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