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近年来,国家一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教育、医美、电子烟、电商、传媒、娱乐、游戏等服务行业的监管;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扶持5G、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发展,部分制造业龙头崛起,新材料、新科技、新智能、新消费等全产业链的升级正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政策导向是基于(     
①全产业链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企业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③要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就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④推动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必须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0更新 | 516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07 我国的经济发展
2 .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某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计划把产业向上游拓展延伸,介入水产育苗和养殖环节,同时向下游拓展,进军冷链物流和餐饮市场(如图)。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打造全产业链能避免市场价格波动
②延伸产业链能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③打造全产业链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④延伸产业链需要整合产业内外部各要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列扩大内需举措的影响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完善分配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释放消费潜能
②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发展高效物流网络以提高商品价值→增强消费意愿
③完善支持政策→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发挥投资基础性作用
④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和需求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1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5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22-23高二下·云南·阶段练习
4 .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大省纷纷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基本成型。下列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B.带动相关企业联动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C.构筑机器人完整产业链→提高核心技术水平→降低产业链错配风险
D.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2023-04-0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8 2023年上海车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广西南宁·期末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     
①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②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政府合理安排就业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④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奠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23高二下·江西赣州·期中
6 . 近年来疫情反复,战争与政治动荡,全球经济高通胀、高杠杆、高债务及其引发或加重的粮食、能源、难民、产业链危机等,对全世界不同经济体造成冲击。经济形势变幻,使疫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阻碍重重,经济全球化受阻。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国应(     )
①实现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③坚持更高水平开放,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④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降低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风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经邦济世,惟实为要。某班同学围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   回望历史,百年情怀

近代民族危亡之际,一代儒商张謇创办纱厂,实业救国。孙中山曾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毛泽东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1)结合材料,谈谈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

探究二   推动发展,继往开来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我国实体经济韧性持续增强,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同学们访谈了实体经济企业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怎样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3)在访谈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这些企业家身上具有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精神品质。任选某一方面品质,谈谈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3-03-31更新 | 85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07 我国的经济发展
8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要(  )
A.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B.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C.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D.加强区域优势互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9 .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欧美国家痛定思痛,举起“再工业化”旗帜,力图重构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应该
A.继续提升新兴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B.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完成工业化进程
D.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2019-01-30更新 | 119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07 我国的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