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材料一   数字科技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宁夏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引领带动宁夏农村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牧场,奶牛刷“身份证”自愿挤奶,大麦鲜草智能生产,无人驾驶自动投喂饲料,机器人定时定点推料,清粪系统自动清洁圈舍。在渔场,利用大数据实现精细投喂和科学用药,同时采买渔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智慧管理等智能装备,增加渔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在林区,全自动化监控光度、湿度、温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培育优质的灵芝。不仅如此,宁夏还探索实施了一大批“光伏+生态、+农业、+旅游”样板项目,形成农业增收、工业增产、民生改善、清洁低碳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某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四大工程”:实施“墩苗壮骨工程”,推行后备力量“N+1”帮带机制等措施,实现村级组织党员干部的跟踪培养;实施“汇声工程”,成立若干个村民小组,走访汇集村民心声,汲取集体智慧,并共同决定村级大事;实施“汇智工程”,建设村级“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便民利民的“网上村部”,建设考核数字化平台;实施“汇心工程”,通过引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定期评选“星级文明户”,持续推动形成崇善向上的乡村新风尚。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实现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双提升。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说明农业数字化转型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四大工程”是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
(3)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任务交叠。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治理。请你就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两点建议。
2 .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对部分抗癌药原料、镇癌痛等药品实施零关税;对钾肥、未锻轧钴等国家目前急需的物资实施零关税;降低咖啡机、榨汁器、电吹风等小家电的进口关税。此举有利于(     )
① 保障人民健康,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② 缩小我国对外贸易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③ 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 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三年疫情后,国内消费亟需恢复和增长,为此,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为国内经济恢复性增长带来利好。下列扩大消费的措施与预期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①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刺激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
③推进供给端技术创新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电子产品消费
④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5日,据某网站报道,经过数十年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数字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持续推动适度超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加大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政府在保障网络安全、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维护了良好数字营商环境,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另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数字服务贸易合作,以务实举措积极构建数字合作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5 .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轻骑兵”。2022年11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指出,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参加数字化培训,深化数字化转型认知,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引导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跨部门数字化转型合力。数字化转型可以助力中小企业(     )
①通过新兴技术与生产制造结合,提高产品质量
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④拓展融资渠道,聚焦主营业务,加快产品开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3年底,农村宽带接人用户数超过1.9亿,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6.5%,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800亿元,全国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这体现了(       )
①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④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实现供需平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杭州富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农业+教育+旅游+N”的融合模式,形成了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城市厨房、亲子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给这则新闻加个标题,最适合的是(       )
A.聚焦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B.关注动态,拓展文旅产业,促进文化发展
C.产业融合,满足多样需求,增加居民收入
D.多元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
8 . “三新”经济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核算结果
产业增加值(亿元)现价增速(%)构成(%)
“三新”经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10084
8457
92813
108815
6.5
6.9
6.1
6.8
100.0
4.0
44.2
51.8
注:表中分项数据之和与总计数据不等,是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
据此可以推断,发展“三新经济”(     
①能够解决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②能够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③表明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强劲有力
④能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低碳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高级形式,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攻方向。

碳标签就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2022年,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浙江省嘉兴市发出全国首个葡萄碳标签。

总体看,我国生态低碳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较粗放,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优质生态农产品供给不足,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矛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生态低碳的理念还不够深入,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刚刚起步,种养业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低碳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发展生态农业,“降碳”和“保供”并不矛盾以及如何才能把农业碳票变成农民钞票。
2023-08-28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七九名校高2023届全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题
10 . 2022年我国主要产品进出口结构(亿元,%):

商品名称

出口进口
金额占比金额同比增速金额占比金额同比增速

农产品

6559.62.5116.5157468.187.4

机电产品

2052757.13.61045842.14-8.2

高新技术产品

9513229.111.97634631.15-8.8
注: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
材料表明我国(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抗风险能力增强
②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③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政策
④积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