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2 . 湖南省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消费的支持引导,同时推动外贸扩容提质,鼓励外贸业态创新发展,推动开放平台赋能增效;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国家制造业高地;加大金融和财税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稳岗拓岗,加强用能和物流保障;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湖南省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是如何积极作为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需减弱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仍在持续。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创下20.1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保持了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外贸正处于新旧动能“换挡期”,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一是出口商品“换挡”,出口的主力商品正由服装、家具等传统商品向电动载人汽车、鲤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切换,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二是出口国家“换挡”,新兴市场成为外贸增长亮点,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东盟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三是贸易方式“换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为出口新动能,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我国外贸保持稳中提质发展态势的原因及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3-11-25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7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2023年上半年四川民生经济数据,并对主要数据进行解读。今年以来,四川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省民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资阳、德阳、眉山四个城市)作为国家级别的都市圈,是《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规划的“一核”,是撑起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成都一方面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平台,全力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环境,建强都市圈科技创新核心,推动四市产业错位协同和特色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自贸试验区向德眉资复制推广18项自贸改革试验经验成果,引领都市圈整体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打造,人口要素流动进一步便利,从经济往来来看,成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德眉资三市的带动作用也正逐步加强。公积金贷款异地使用、社保卡四地“一卡通”、图书异地通借通还、异地养老政策同享等多项跨区域公共服务同城化创新举措的实施,将成都都市圈逐步建成了优质便民的幸福生活圈。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是撑起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理解。
2023-11-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会是新时代中国不断推动高水平并放的生动缩影。2022年,新能源汽车大会、服贸会、进博会、海博会等各种展会成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的绝佳时机,成为共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的重要舞台。2022年海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家展商、7000多个展品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参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深圳达成合作意向,共签约7项合作框架协议等。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展出了各自的优质产品,让消费者目不瑕接。进博会也为各参展商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展中贸易投资对接会累计达成合作意向293项,意向签约总金额超59亿美元,多家外企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据此有观点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大力举办各种博览会,使展会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11-18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外溢效应持续显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和债务风险。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增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下行压力。二是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受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影响,居民消费较为谨慎,大宗商品销售放缓。三是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受需求不足、价格下行等方面影响,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增加。一些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扩大投资动力不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为我国解决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议。
2023-11-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慈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贲同比增长12.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都增长20%以上。

材料二   S省勇闯新路,以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S省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优化投资环境,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S省是如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
2023-10-17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实施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 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为进一步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商品和要素的循环畅通;在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等基础制度规则上实现统一;持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规划》要求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规划》明确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规划》明确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建设数字中国的经济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域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