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全方位研发和应用,我国的智能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累计新增人工智能企业3362家,占亚洲新增总数的四分之三,仅次于美国的3701家。投身智能产业大潮的不仅有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且还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格力电器和威马汽车联手,发力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华为和海尔合作的生产质量测试装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解决空调噪声检测问题。在2019年的双n期间,除了传统的美妆、服饰、食品等传统热销品类外,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投影仪、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下单。从商品服务到各类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已经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落地生根。智能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智能经济是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基层实践创造,持续、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谱写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材料一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端于农民的实践创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将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大丰收,这一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被推广,由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村民自治、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一大批农民的实践创造不断涌现,使乡村治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进入新世纪,村办企业因污染问题相继被关停,村子的发展遭遇困境。为此,村干部提出了从农家乐做起,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但面对群众的犹豫观望,村干部带头领办农家乐,并通过创办村民夜校,或外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或邀请乡贤和商户现身说法进行启发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将诚信作为立村之本和经营之基,设立“道德讲堂”、建设“明理堂”、打造“村史馆”,为产业振兴塑魂立型……一系列的举措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截至2021年,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十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十万元大关,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1)亿万农民是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袁家村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请你为促进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3 .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500米区域的神秘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担忧,有开发就会有破坏。对此,请从经济角度就如何合理开发海洋提出建议。
(2)运用政治生活道理分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2018-10-29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外溢效应持续显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和债务风险。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增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下行压力。二是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受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影响,居民消费较为谨慎,大宗商品销售放缓。三是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受需求不足、价格下行等方面影响,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增加。一些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扩大投资动力不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为我国解决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议。
2023-11-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意见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6 . 《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明确今年山东省将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数字山东建设。

材料一   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山东省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手抓,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专业化数字经济园区,大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基础电子、软件等关键基础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培育生态,《方案》明确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突破行动,支持建设5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实施数字经济平台建设行动,支持建设2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平台。支持打造“中国算谷”,加快形成“云数智”一体化生态系统。

材料二   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被着重强调。山东省将加快5G组网部署,年底前全省新开通5G基站4万个。但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建设成本高,一个5G基站投资就达30万元,是4G的3倍;5G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场所进场难问题。《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特别是推动公共设施免费开放等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5G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对山东省5G网络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下一步还要尽快完成《山东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为5G等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要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有人认为,只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即可。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0月22-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进行实地考察。习近平在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要下功夫解决广东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要发挥粤东西北的长处和优势,不断拓展广东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这引起广东各界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重要讲话对广东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启示。
2020-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较大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在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紧急出台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主要用于保障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继2020年1月1日宣布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投放长期资金1.75万亿元;2月26日和4月20日,分别新增5000亿元和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6月份,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的贷款利率都创下历史新低,6月末授信的市场主体近3000万户,有贷款余颏的超过2300万户,这些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撑了疫情下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是如何支撑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
2021-02-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材料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国家要制定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计划。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推进科技与企业深度融合,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国家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对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分类分层分模块开展培训。以基层组织带头人、乡村产业带头人及青年后备农民为重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一批定向培养计划。

国家还要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创新,推进农业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价值。
(2)结合材料二,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

10 .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国新修订的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63条减少到48条,在22个领域推出新一轮开放措施。大幅扩大包括金融、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开放,基本放开包括汽车和飞机等在内的制造业,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准入。这将为扩大吸引外资、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创新注入新动力,有利于推动更加全面的开放新格局,支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大洋对岸,在“美国优先”旗号下,美国政府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10月中旬,中国和欧盟、挪威、加拿大等WTO成员就诉美钢铝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正式设立专家组请求,对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相关做法的经济意义。
2019-03-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