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十四五”时期,杭州市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杭州市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对此,今年通过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杭州市坚持科技创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智能家电、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杭州市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发展新格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此外,杭州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贸易和进出口。这些举措使杭州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城市面貌不断革新。

结合材料,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分析杭州市是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4-03-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阐释为什么“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国家应当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积极推动成员间产品和服务标准规制的协调对接,务实推进地区合格评定互认合作,为RCEP高质量实施创造更好条件,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有人认为,RCEP全面生效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有益无害的。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

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了33.2%,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3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3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材料二   当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还较为突出。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等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先进制造业的产值贡献不够明显,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高能耗、低能效”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崛起以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推进,制造业外迁呈现扩大态势,制造业出口面临双重挤压。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们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13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猜题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拓宽中国式现优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而且关注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社会建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现提供了可选择的路径。当前,我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仍旧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代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依然是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拓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2023-06-04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销社在计划经济年代,主要功能是统购统销,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进入改革开放,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供销社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政策文件中。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住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据统计,2021年,供销社牵头举办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全年“832平台”交易额达115亿元,全系统从脱贫地区购进农产品3 310.6亿元;供销社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推进“供销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供销社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等功能的综合中心。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发展供销合作社是如何有效化解三农问题的。
2023-05-16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多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春节以来,全国各地着眼发展全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海市浦东新区瞄准科创策源,发布一系列新举措,营造创新生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山东省潍坊市出台意见,加快开辟工业母机等19个发展新赛道,努力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广东省中山市立足作为传统工业强市这一优势,提出推动5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提质增效……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说明上述各地是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游三省(赣、鄂、湘)东联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向粤港澳,北望京津冀,位于我国4个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节点。2023年两会期间,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代表协同提出《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相关代表共同建言:在中部地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国重要增长极。

长江中游经济区可辐射周边9个省市,有超过16万亿元的巨大消费市场,占全国40%以上。长江中游经济区还是我国科教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湖北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国独树一帜,是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湖南长沙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江西有色金属产业稳居全国前列。长江中游经济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过去十年,长江中游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达到13.24%,与长三角地区增速相当,高于粤港澳的10.94%、京津冀的7.59%,仅次于成渝经济区的14.6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中部地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
2023-04-20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锚定贸易强国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外贸转动力、调结构。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2022年前7个月,与东盟进出口增长13.2%,比中美、中欧进出口增长分别高了1.4和4.3个百分点。跨境电商行业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当前,我国外贸处在向好发展的关键期。但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外贸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市场主体等方面还有差距,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放大了外需市场不确定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阐述我国外贸的特点并说明如何建设贸易强国,拓展外贸空间。
2023-04-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2023届高三3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