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追求。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看似差不多,其实有霄壤之别。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桐乡市积极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桐乡将村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实践,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不在县城和周边大搞开发区,而是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充分发挥县城在公共服务中的供给优势,强化公共服务向乡镇、村庄辐射延伸;在 2014 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后,五次提高低保标准,通过市、镇、村联动,建立包括低保、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兜底机制。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总结桐乡市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的实践经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基层实践创造,持续、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谱写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材料一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端于农民的实践创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将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大丰收,这一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被推广,由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村民自治、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一大批农民的实践创造不断涌现,使乡村治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进入新世纪,村办企业因污染问题相继被关停,村子的发展遭遇困境。为此,村干部提出了从农家乐做起,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但面对群众的犹豫观望,村干部带头领办农家乐,并通过创办村民夜校,或外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或邀请乡贤和商户现身说法进行启发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将诚信作为立村之本和经营之基,设立“道德讲堂”、建设“明理堂”、打造“村史馆”,为产业振兴塑魂立型……一系列的举措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截至2021年,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十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十万元大关,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1)亿万农民是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袁家村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请你为促进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近十年来我国GDP的增速情况。


材料二   2021年11月18日,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在京召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在延续目前税收优惠的同时,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和创新升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带动更多就业和居民增收,促进消费扩大;在保持政府投入力度、推动重点建设的同时,要用改革的办法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释放内需潜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进出口支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抓住RCEP生效实施的契机,深化和扩大国际合作。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前行。


(1)概括材料一图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做才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2022-03-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天津“十四五”规划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路径,为天津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
(1)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纲要体现了哪些道理?
纲要内容“经济与社会”道理
大力引育新动能,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制造强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
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打造层次更高、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1年8月,天津狮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根据疫情期间防疫物资运输需求激增,狮桥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应急小组,24小时不间断调配全国卡车资源,帮助疫情突发地运送应急物资。
(2)“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围绕“劳模精神进校园”这一主题,就学校如何开展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提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部分数据)单位:%

PMI生产新订单从业人员
2020年5月50653.250.949.4
2020年6月50.953.951.449.1
2020年7月51.154.051.749.3
2020年8月51.053.552.049.4
2020年9月51.554.052.849.6
2020年10月51.453.952.849.3
2020年11月52.154.753.949.5
2020年12月51.954.253.649.6
2021年1月51.353.552.349.4
2021年2月50.651.951.548.1
2021年3月51.953.953.650.1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材料二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对推动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意义。
2021-08-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二)定位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更是几十万库布其人的共同梦想。为了把树种活,库布其人走了不少弯路。他们不惜花巨资从美国引种小叶杨树,但很快就因不适应环境而大面积死亡。反复试验,最终耐旱灌木沙柳、柠条、花棒、羊柴、甘草、紫花苜蓿等被选为固沙治沙的“当家花旦”。树种选定了,怎么种,又成了大问题。治沙中,一个改变沙漠种植的大发明,水冲植树法诞生了,这个发明比纸挖植树效率提高了 60多倍,成活率超过了90%。各种治沙妙招层出不穷:气流法、水冲法、螺旋钻法、甘草平移技术、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大数据无人机造林…科技支撑下,库布其的绿洲一天天长大。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这是一条地方兴业、生态增效的沙漠绿色经济共富之路。 近40年来,库布其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库布其为什么能成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7 . 《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明确今年山东省将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数字山东建设。

材料一   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山东省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手抓,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专业化数字经济园区,大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基础电子、软件等关键基础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培育生态,《方案》明确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突破行动,支持建设5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实施数字经济平台建设行动,支持建设2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平台。支持打造“中国算谷”,加快形成“云数智”一体化生态系统。

材料二   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被着重强调。山东省将加快5G组网部署,年底前全省新开通5G基站4万个。但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建设成本高,一个5G基站投资就达30万元,是4G的3倍;5G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场所进场难问题。《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特别是推动公共设施免费开放等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5G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对山东省5G网络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下一步还要尽快完成《山东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为5G等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要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有人认为,只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即可。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某市GDP为2229亿元,人均GDP为10.57万元,占全省经济总量1/16,其中民营经济占比超过九成。该市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0家,集成电路、石墨稀等新兴产业崛起,形成了主业鲜明、簇群化态势鲜明的产业集群。专注于一双鞋、一片纸、一颗糖、一把伞……以民生产品制造为主的实体经济是该市产业的根基,在全市GDP总量中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产城融合、以城带乡、以产兴城、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城乡差距日益缩小。目前,该市已有上百家制造企业直接在海外设厂,参与全球化分工。改革开放以来,该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发展道路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