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       
①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②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市实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快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海洋、智能家电等产业,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每年建设10个集聚类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等,打造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乡村;通过“四区一带多园”引领,全域联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逐步使该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使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
3 . 在青岛一片盐碱地的地表和地下部署着各种传感器,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等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技术即时传送至大数据中心,再经过人工智能和专家诊断,就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用药、土壤质量监测、病虫害防治以及自动测产,让盐碱地上也能生长出高品质的大米。可见,“智能+”(     
①让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②改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提升生产效率
③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属性,提高农业地位
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宁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材料一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 4.6亿吨,人均粮食370公斤,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食“卖难”的现象,但优质玉米、小麦等仍需要大量进口;农民反映,现在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上不去,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有的地方还造成了较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个别地方政府忽视粮食生产、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粮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中 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要求,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围绕“勤俭节约、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明创建”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让村民“既当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又当村规民约的执行者”。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等活动。


(2)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
2021-12-1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民经济是一个循环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度形成了以外循环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减少的背景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主要在国内完成。在这一体系下,产业链主要由国内配套,原材料主要来自国内,生产加工主要在国内,销售和消费主要在国内。当前我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大循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理由。
2021-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当前,全国技能劳动者约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

材料二   技能报国,人人出彩。职业教育书写了许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故事一小陈毕业于某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在一家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担任项目调试工程师、部门主管。他主持开发的几项新型专利技术,拓展了产品应用空间,带动了公司往航空航天、医疗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发展。
故事二小刘通过在某职业学院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学习,学会了改装收割机、安装农机卫星导航系统、操作植保无人机等。现在,他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机能手、种粮大户,并带领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故事三小林毕业于某旅游职校,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让她从一个拘谨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优秀导游。深受游客欢迎的她,现在年薪逾10万元,家里的小土房也改建成了三层楼的大房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1-06-11更新 | 537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陕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某省大力完善农村公路、电力、网络通信等设施建设,支持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推动包装、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网络安全②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培育增长新热点
③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④降低农民创业门槛,转移剩余劳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过去的余村,靠山吃山,先后开矿山、办水泥厂,整个村子都是“灰头土脸”。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科学论断指引下,余村人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关停矿山、水泥厂,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改善村里道路设施,实现了“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景相融”。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农家乐、民宿,办漂流,旅游业成为余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和电商合作,在村里设立“美丽E家”“邮掌柜”村级电商服务站,让游客放心大胆购,轻松寄回家。2019 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总结余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的成功经验。
2021-09-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经济内卷化”是指经济发展达到一种确定的阶段和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其本质就是因无谓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导致出现只有数 量的增长,没有质量的改进。为避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内卷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①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内产业链不断升级
②推进国有企业混改,提升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加强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
④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趋势。

(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2016年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1%%,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国产销售占比有望突破23%)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有效抓手。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何经济意义。
2021-09-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