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基于库存和销售数据及时调整产能计划,优化产品营销,提升服务体验,延展商业模式,个人零售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022年,在同期行业市场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却实现了销量逆势增长。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①增强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       
②精准对接市场,促进产品销售
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客户体验       
④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福建在我省“遍地开花”。“滴滴农业”APP一键连接分散的农机与农户,实现了农忙季节的统一智能调度;“数字茶园”对种植评估、生产监测、终端溯源等进行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品质保障;“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分析李果等特色产业的生产数量、价格走势、市场供求等数据,帮助小农户找到大市场;“畅游”微信小程序提供全域旅游720°VR视频观赏,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随着数字化应用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日益加深,我省逐步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技术多干活,让农户得实惠。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数字福建对我省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2022-09-1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旧动能乏力,新动能不足的状况;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2年两会上,数字经济再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应用场景丰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内也可以实现渗透融合,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实现多领域系统化、多元化的突破发展。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延伸拓展产业链与价值链,带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材料二   2022年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由。
2022-08-19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4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4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这得益于(     
①我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全球积极推进共建共商共享,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形成我国市场经济“大发展、大循环、大繁荣”的发展格局。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积极作用的路径是(     
①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②拓展广阔流通空间
③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⑤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
A.①→③→②→④B.⑤→①→②→④
C.②→①→⑤→③D.⑤→②→①→③
6 . “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消费群体异军突起,他们思路前卫、观念开放、喜欢新潮和猎奇,形成了内外兼修、乐于尝鲜、国货自强等消费观,比前辈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更强,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此,企业应该(     
①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消除市场经营风险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
③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快淘汰传统产业步伐
④开展定制化个性化生产,引领消费新潮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是多彩贵翔发展的底色,而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贵州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贵州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定展新路。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贵州省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的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统筹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在绿色化改造的引领下,贵州省新兴产业园因势而动——抢抓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机遇,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数字化和绿色低碳改造,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处益三姓益同步提升。贵州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以发展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

好山好水出好茶、酿好酒、结好果,贵州优良的生态自然资源孕育出特有的绿色产品,也造就了一批如刺梨王、贵州百灵等叫得响的本土绿色健康企业品牌,与生态产业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实现了绿富美”。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贵州实现“绿富美”的成功经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某镇致力于推进数字农业改革,探索以数字化赋能撬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该镇把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实施水稻全域数字化和生态种植,农业种植中引入人工智能管理,通过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稻田的湿度、温度、土壤肥力等墒情数据,实现了“单人管千亩”;在数字化精准管控下,提升了种植效率,实现了农药用量减少40%,化肥用量减少10%,灌溉浪费减少100%。通过“科技+品牌”双拳出击,与科技企业联手,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引入大米加工行业,实现黄河大米产业标准化、高效化,打造全新价值的“黄河口大米”品牌,延伸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该镇集聚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产业,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


结合材料概括数字农业的特点,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对撬动乡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2-03-04更新 | 4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贵州省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打造出“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该平台自2020年7月上线以来,通过“辣椒云”“茶云”等一批特色产业推广,平台累计交易额已超过70亿元,助力“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对接,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9日,“一码贵州”与广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一码贵州粤黔协作馆”,更好地帮助贵州一些脱贫县优质产品“乘东风出山”,搭建出两省产业互补、优势互促、协同发展的大舞台。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分析贵州省是如何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2-01-2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0年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实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认识正确的是(   
①以打通阻碍内循环的“堵点”,带动更高水平的外循环
②外部力量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要重视对外开放
③既坚持开放共享,又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内需潜力
④统筹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1-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