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1978~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

注:GDP指数上年为100,因此当年大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正增长,小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负增长。GDP指数减去100即得到经济增长率。例如,GDP指数108代表经济增长率为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充满底气和活力的原因。
(3)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你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7日内更新 | 750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5 《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
2 . 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76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该举措旨在(     
①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②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拉动有效投资
③形成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增强经济波动的韧性
④加强土地、能源要素保障,完善税收金融支持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快递业务量这一指标,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

国家邮政局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1年提前7天。1000亿件快递,日均3亿件,其中有1亿件在农村地区进出。1至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8%,增速比城镇高0.3个百分点。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对市场销售增长拉动超过1.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2%,比1至9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看时效,从平均值看,重点地区的72小时准时率同比提升2.1%。看品质,从积极送货上门,到承诺先行垫付,各项服务不断优化。看环保,摒弃过度包装,截至今年9月,已有90%的快递选用合规包材,投放的可循环快递箱(盒)已达978万个。风险挑战面前,快递业由大变强、步伐稳健,映照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4-06-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了“机器换人”的浪潮。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15.19万台,同比增长10.98%。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我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国。这说明(       
①机器人能够创造更高的商品价值
②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战略资源
④工业机器人应用牵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政治
6 .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领域。这是因为实体经济(       )
①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②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唯一主体
③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   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印发,再到近期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稳外资24条”等举措加快落地见效,我国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2023年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投资高地。我国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各地自贸试验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管理措施比制度建立时压缩了60%以上。但是,我国营商环境仍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不畅,部分领域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偏高,部分地方隐形壁垒多、政务服务效率低等问题短板。

(1)有人认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应通过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以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创新助推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弯道超车”;创新成就美国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地位;所以,每一次大国崛起都与创新紧密相关,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

(2)材料二中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哪一种推理类型,并说明提高该推理可靠程度的方法。
8 .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其构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①按常住地统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94元,实际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75元,实际增长9.2%。
②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9.8%。其中城镇28.8%、农村32.4%。
③联合国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划分为: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材料表明,我国2023年(       
①居民消费构成多元,城乡消费协调增长
②人民生活整体富足,共富基础更加稳固
③经济增长动力显现,国际国内协同拉动
④共享发展领跑世界,国强民富基本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6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前级训4
9 . 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4月1日四川北川县发布《北川羌族自治县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十条政策(试行)》,旨在充分利用北川的自然条件和空域优势,发展集制造、运营、旅游、培训等为一体的通航产业集群,全面布局农耕体验、通航观光、温泉康养、应急研学等多种业态。这给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的启示是(     
①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塑造地方发展新动能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
③制定科学的宏观政策,谋篇地方发展新优势
④加强自治地方立法,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4 我国的政治制度
10 . 近年来,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应用加速,成效逐渐显现。大型畜牧养殖场基本实现关键环节机械化、自动化;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广泛应用,高效设施种植比大田用水效率提高50%以上,农药与化肥使用量相对减少30%和20%以上;“深蓝1号”等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渔场已投产应用。这表明,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应用有利于(     
①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单位价值量
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
④促进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临考集训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