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报告在强调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时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列符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是(     
①追求发展速度,增加产品数量,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感
④引导居民消费向发达国家看齐,大力提高消费水平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4-05-15更新 | 9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培育了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③旨在发展虚拟经济,建设成数字中国

④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绿色中国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意味着(     
①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基础
②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③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④只有不断实现制度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成都市经济保持了恢复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都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出成都新步伐。

◎农业有“纵深”,现代农业持续提升

2023年,成都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2%,高标准打造了天府农博园、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工业有“力量”,建圈强链成势见效

成都市新引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81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332个,制造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

◎外贸有“劲头”,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7489.8亿元、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越铁路、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加速构建,推动成都加快成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协作有“合力”,双城经济稳步上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两地优势互补,实现差异化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度持续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新步伐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024-03-15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从供给的角度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恰当举措有(     )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和劳务的供给 
②借助网络技术,扩大市场需求 
③注重产品质量,生产优质产品                  
④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因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正在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大有可为。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通过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优先向西部地区布局,促进产业西移;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兴起,"一带一路"数字化特色日益彰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大有可为”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生产力。

材料一       数据要素之所以能成为数据时代的战略资源,主要原因在于数据要素因累积迅速且不占有空间而具有非稀缺性,可循环使用,对推动经济增长有倍增效应;可按照既有模式在一定范围按照一定权限重复使用,具有非排他性;流动呈现出速度更快、程度更深、领垅更广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数据要素如超过规定时限,数据可能就变成没有意义的数据了。

材料二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2017年,党中央提出“要构建以敏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菅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国家政策层面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高达8.1ZB,居全球第二位;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将显著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1)结合材料一,概括数据要素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
2024-01-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8 .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深入推进,联合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绿色建材具有节能、减排、安全等优良特征,其下乡有利于推动建材工业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是当前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有利于(       
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建材行业低碳转型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扩大绿色产品消费,降低建材企业竞争压力   
④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此举的预期影响路径是(       
①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效益下降            
②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力度加大
③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            
④中国制造业整体向高端制造迈进
A.④→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④D.③→④→①
2024-0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推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度融入医药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药物创新”已经成为新趋势,变革性的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药物在不断出现,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医药产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①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创新是第一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