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亿万群众的生活之中,正能量网络精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声量更大、主旋律更高昂,进而鼓舞、激励、引领人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里,我们听见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看见挺膺担当的青春榜样。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在海拔4800多米的哨所,常年冰雪封裹、寒气袭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无独有偶,选调生阿泰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祖国北疆边境呼伦贝尔草原,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许多“90后”乃至“00后”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勇担建设祖国的使命,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青春奋斗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通过正能量作品,我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其中既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也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也会推动更多人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毅前行。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国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是怎样展现出强大伟力的?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国内外思想文化的深刻变化,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主动、回应人民要求、防范风险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该思想的时代价值在于(       
A.确定和坚持了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
B.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根本动力
C.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方法论”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3 . 从故宫日历到丝路手信,从《唐宫夜宴》到《上春山》,从联名到跨界,从社群传播到成功“出圈”,不论是文博联手文创,还是“汉服”“古风”掀起的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青睐“国潮”文化。“国潮”文化的流行(     
①凝结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③佐证了优秀的文化作品是历史的经典重现
④说明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为导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这一论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必然要求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年来,“千万工程”极大改变了浙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该省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非遗”展厅、村史馆等文化阵地,普及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这有利于(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③推动文化经济化,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④双翼共振,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呈现水墨国风的诗词动画,讲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首播收视率在所有上星频道动画片中高居第一。由此可见,该片首播告捷得益于(     
①利用科技创新,增强国人对古典文学的情感共鸣
②坚持现代与传统双向奔赴,展现中华文脉勃勃生机
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传播
④真实还原古诗词场景,表达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和国风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文艺工作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但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艺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政治试卷(二)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
③有助于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部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政治试卷(二)
9 . 2024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山河诗长安》,通过AR技术让“李白”穿越时空乘鹤而来与现场观众一起吟诵《将进酒》。这一虚实结合、古今交融的场面令人震撼,赢得无数观众的共情与赞美。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丰富传统文化内涵,使之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
③立足先进创作理念,融通多种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新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10 . 聚焦“正当防卫”法治题材,电影在情与理、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平衡求索中探寻有关公平正义的真正解答。电影中不少台词堪称经典,让人印象深刻:“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以法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播出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形成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影响人的是非观念
②弘扬法治文化,提高人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③寻求司法最佳的处理效果,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丰富文化作品的类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十一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