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绵延两千余年。随着一批批手艺人的广泛参与,苏绣工艺越发成熟,精美的“双面绣”、“双面三异绣”顺势而出。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苏绣非遗传承人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去,结合当今的时代特色创作出了一批符合时代审美、富有时代精神、能够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苏绣作品,推动了苏绣的进一步发展。苏绣的发展(     
①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导人们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使苏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推动了传统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③体现了非遗传承人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把握,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彰显了非遗传承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一首歌、一部剧、一顿烧烤,就能带火一座城。某地借势网红流量,坚持以人为本,深耕城市文脉,形成人文气息、产业气息和烟火气息相融相生的城市文旅新形态,真正把“流量”转化成“留量”。由此可见(     
①文化底蕴是网红城市的“流量密码”
②经济发展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
③发展文旅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发展文旅要注重口碑传播,因为“流量”是“留量”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3 . 2024年3月1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启动。活动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带动全城全域全面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下列为此活动拟写的新闻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B.坚持守正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彰显英雄本色实现自我价值D.厚植家国情怀丰富文化产品

4 .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材料,综合所学,简述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05-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1月19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举办革命文物与学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讨会。会议指出下一步将推动更多馆校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构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积极建设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动革命场馆切实把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该研讨会旨在(     
①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其文化内涵
②弘扬主旋律,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
③创新革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4年2月10日,“熊出没”系列电影第10部《熊出没·逆转时空》上映。10年来,“熊出没”系列影片聚焦环保、亲情、爱等共通性主题并且不断拓展、升华、深化,逐渐走出低幼,更加成熟、多元,被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接受。这说明,文艺创作(     
①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应把握人民群众积极的共性文化需求
③应跨越观赏者的年龄性别界限                 ④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来宾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卷
7 . 无论是书写山乡巨变、脱贫攻坚,还是关注科教兴国、非遗国潮,抑或是描摹职场奋斗、青年成长,得益于拥抱现实,网络文学的作品主题、叙事视角更为多元。好故事照见人间烟火,随着拥有不同经历的人进入创作队伍,网络文学的万花筒更加多彩。这表明网络文学需要(     
①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引进外域文化
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繁荣发展大众文化
③要立足实践,扎根大地,摆脱同质化的顽疾
④与时代同频共振,以现实厚度延展创作维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8 . 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前门议事厅、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北京国子监博物馆、北大红楼……目前,在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上,分布于全市16区的2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已全部点亮。这一举措(     

①联通过去与未来,丰富首都文化内涵
②实现数字赋能传统教育,提供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
③激活京华大地鲜活课堂,为“大思政课”注入源头活水
④强化实践资源供给,启智润心,引领学生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某县整合县文联、艺术馆、高校、院团等资源,与有需求有特色的乡村结对建立乡村文艺共同体。随着合作不断走深,摄影村、戏曲村、书法村等一批特色艺术乡村不断涌现,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文化图谱。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要(     
A.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B.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C.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主体作用
D.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10 . 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的啰儿调,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其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如今,啰儿调已成为石柱的地域文旅标志,当地用“啰儿调”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成果,把源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土啰儿调”,变成传播创新理论的“新啰儿调”。可见“新啰儿调”(     
A.因历史悠久而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魅力
B.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因其传播形式的独特性,更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优秀地域文化结合的生动案例
2024-05-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