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心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绿色发展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谋划和部署。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易经》《老子》《孟子》《荀子》和《齐民要术》等众多中国古代经书典籍中,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

今天的生态智慧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5-1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衡水金卷·先享题】2024年新高考政治模拟卷(湖北专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

根据意见,对于涉及国家利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涉及疫情防控、抢险救灾、英烈保护、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人为乐等,可能引发社会道德评价的案件等6类案件的裁判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强化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

意见提出,民商事案件无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除了可以适用习惯以外,法官还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作为裁判依据;如无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法官应当根据立法精神、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等作出司法裁判,并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裁判依据和裁判理由。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的积极作用。
2021-03-21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卷(湖北卷)03

3 .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点赞,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在大桥开工之前,工程师们对大桥沿线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作出可行性报告;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座“生态”桥,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脉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肥沃的土壤中。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需要传承港珠澳大桥精神。港珠澳大桥精神是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是永不停歌的创新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担当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秉承和发扬港珠澳大桥精神,前赴后继、不懈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港珠澳大桥是如何体现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秉承和发扬港珠澳大桥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9-05-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2016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举办,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新成果。让我们走进“十艺节”,领略文化的魅力。
材料一:“十艺节”期间,各类艺术精品异彩纷呈,广大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自身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山东省旅游局开展“看精彩十艺,游好客山东”活动,以“喜迎十艺节”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让山东人更有底气和责任寻求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裂变,凝聚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力量。
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祥和)(下图),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如意为载体,既融合了山东古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又凸显了和谐祥瑞的时代风尚。CHINA首字母“C”字形状,寓意中国艺术节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材料三:“十艺节”中,吕剧《一个钱包》感人肺腑,好评如潮。该剧根据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爱心助学的事迹改编而成。十几年来,李玉坤几乎将自己微薄收入连同捡破烂的所得全部捐助贫困学生,默默奉献。她用朴实的行动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诉说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她的爱心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十艺节”标志的创作思路说明如何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