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之际,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将2024年确定为“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年”。日前,2024“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相关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必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由此可知(       )
①举办“交流年”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
②举办“交流年”是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
③东盟与我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
④东盟充分发挥“10+1”机制作用,推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 . 菌草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保水保土,也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来自中国的菌草漂洋过海,已帮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缓解了所在国家和地区贫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被亲切地誉为“中国草”“幸福草”“太阳草”。这则见闻最适用于说明的主题是(     
A.践行天下大同,助推区域一体化B.参与全球治理,主导国际事务
C.提升国家实力,享有更多话语权D.聚焦发展民生,彰显大国担当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携手共建国家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助力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为世界增添更多“中国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提供了坚实基础。2015年3月,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9年,“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正式启动;随着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朋友图”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了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同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30多个共建国家开展了70余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共同建设了若干低碳示范区。中国还通过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等,为上百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上万名环境与气候专业人才。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了中国将“促进绿色发展”作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明确了新方向。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解读中国携手共建国家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
2024-02-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4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目前已经或正在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27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对外提供和授助新冠疫苗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歇,中国疫苗撑起了全球抗疫“生命线"。这表明(     
①中国主动履行国际义务,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②中国顺应时代主题,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
③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是中国“携手抗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