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为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不仅自身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而且提出一系列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倡议和主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凝聚强大合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前行,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宇宙观和天下观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统一起来,把实现民族复兴和推动人类进步统一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这一理念,为不同文明相处提供新范式,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为国际交往提供新观念,为应对共同挑战提供新方案,是对传统国际关系权力观、利益观、发展观、治理观、秩序观的创新和超越。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观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人类应如何建设绿色家园。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3年12月 2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下列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①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扩大同世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②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展现中国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
④我国积极制定全球治理国际规则,维护全球公共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敢于有所作为。法方表示,愿同中方携手努力,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解决国际危机。材料表明(       
①“中法精神”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具体方案
②中法两国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两国相向而行可以为正确处理大国关系树立典范
④两国深化合作才能为不稳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实现了中国沧桑巨变,建立了丰功伟绩,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作出了解决全人类问题的中国贡献,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一个政党,走过百余年风雨,为什么依然能够风雨兼程,青春依旧? 一种使命,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启航,为什么能够跨越关山、坚定如磐?

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4-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区法院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该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中院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三源共治”工作思路,紧扣“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以能动司法的担当作为,“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坚强决心,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探索构建“党委领导、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合少讼”的诉源治理模式,建立19-个法官工作站和115个巡回调解点,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等活动46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21场,发放法律知识手册8300余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法治深入人心。

材料二   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一方面,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峻。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又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让渡更多权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中方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现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该区法院是如何“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6 . 菌草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保水保土,也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来自中国的菌草漂洋过海,已帮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缓解了所在国家和地区贫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被亲切地誉为“中国草”“幸福草”“太阳草”。这则见闻最适用于说明的主题是(     
A.践行天下大同,助推区域一体化B.参与全球治理,主导国际事务
C.提升国家实力,享有更多话语权D.聚焦发展民生,彰显大国担当

7 .

胸怀天下

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深刻领会这一宝贵经验有助于(       )

①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的贡献

②深刻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风险进而做好充分准备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家间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

④秉持美美与共的思维方式并为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政治试卷
8 . 2023年是一个充满灾难和挑战的一年。全球各地都经历了热浪、干旱、洪水、火灾、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环境剧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艰辛达成“阿联酋共识”,标志着结束化石燃料的开始。落实“阿联酋共识”,需要(     
①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
②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推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③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④各国采取行动,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阿联酋共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中国公司同欧美公司竞标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修建项目,有外国记者在当地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到以下情况:
☆施工人员中,本地人占80%,中方员工占20%,本地人能做的就本地人做,本地人做不了的,由中国人带领本地人一起做,直到本地人能够独立施工。
☆阿尔及利亚街上有非常多的烂尾工程,但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的。
☆该项目是在合同工期内完成的,这在阿尔及利亚还是第一个,创造了一个奇迹。
☆项目使用的大部分施工设备,材料从中国进口,符合欧洲标准,价格有优势。
据此,当地政府选择中国公司的原因,可能在于中方坚持(     
①立己达人,推动实现自主发展,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②兼善天下,以对方实际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义利相差,信守承诺,务实合作,共享机遇和发展
④亲诚惠容,与邻为善,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指出,2022年APEC主题是“开放、联通、平衡”,各方围绕全面开放、全面联通、全面平衡的三大优先领域开展工作,推动亚太地区实现长期、强劲、创新、包容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此次APEC会议(     
①有利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②表明APEC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③彰显时代主题,强调合作的渐进性与灵活性
④为亚太地区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