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     
①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普遍认可的现代化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卷
2 .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①证明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摒弃
④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3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习近平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用以刻画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催生的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上材料的共同主题是(       
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原理是动态发展的
②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准不是绝对的
④社会基本形态终究由生产力发展来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我们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要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经历的路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华文明再次站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沿。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因为其(     
①是实现民族复兴、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唯一正确路径
②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③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④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优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这说明(     
①统治阶级由被统治阶级取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时代变迁由生产力发展决定
③生产力发展无法自己突破落后生产关系的阻碍
④阶级现象终将因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而消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6 .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回看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     
A.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B.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1982年,党的十二大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7 .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被更先进的取代B.物质条件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矛盾无法调和D.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更替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8 . 20世纪末,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宣告共产主义已被“终结”的“历史终结论”。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后,中国依然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迎来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全面进步,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这说明(     
①方向决定前途,要坚持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存在于统一性之中,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9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表明(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经济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
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持续推进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是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然而直到今天,资本主义还在继续发展,共产主义还很遥远。因此,一部分人的共产主义信仰出现了动摇,对两个“不可避免”产生了质疑。下列最能论证两个“不可避免”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在当今世界被反复地得到验证
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
③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同轨迹,充分论证了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崛起,世界力量格局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