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设计和实践设计,马克思主义诞生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去完成。从前苏联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二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中国更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一定适合各个国家
②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③应该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实践结合起来
④各国应该抛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11-22更新 | 159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之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由原始状态迅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结合材料, 运用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对这种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1-12更新 | 4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的内涵包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个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百年大党光辉历程的全面总结,是在血与火的淬炼、在生与死的突围、在破与立的聚合中不断孕育生成的,见证了百年大党的苦难与辉煌。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目标追求、价值使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政治追求、精神风貌,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四个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4月29日,乡村振兴促进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变革B.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6 .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②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主要矛盾的变化引起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发生了变化
④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要比中国晚得多,方式也不一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美国独立战争,既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北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四川等地的彝族地区大约有100万人口保留着奴隶制度。新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西藏等地区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对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②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西藏由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过程的否定
④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历程是一模一样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英、法、德、日等国先后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过渡。由此可见(   
①新的生产关系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②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③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产业革命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一国发展道路的错误必将导致国家性质的改变B.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C.一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这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D.一国面临的历史课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10 .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饱经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苦难。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自此,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伟大旗帜,在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砥砺奋进,取得累累硕果。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原因。
2021-11-26更新 | 49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