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启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构筑最后的防线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取缔过高收入
④充分发挥和运用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鼓励高收入群体和社会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复杂严峻挑战,民政部落实国务院稳经济--揽子政策措施,会同财政部部署各地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未参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民政部的政策措施(       
①能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②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同步富裕
③属于政府运用社会救助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能增加低收入者劳动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商业医疗保险“枣惠保”已于2022年12月2日开始参保。参加枣庄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处于在保状态(包括公务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居民、学生、学龄前儿童等)均可参保,仅需99元就可享最高310万元的医疗保障。“枣惠保”的推出(     
①是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融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意在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③有利于增强保险人安全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④作为基本医疗的补充,能够满足被保险人更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小丁家申请的低保(图)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2024-01-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政治试题
5 . 2023年1月3日,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目前,全国共有15个经济较好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上海以2690元继续位居榜首。最低工资标准自2004年3月1日实施以来,总体随经济发展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能(     

①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推动经济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②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扩大低收入劳动者就业机会
③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
④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优质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3年初,福建厦门市民张某购买了一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这款产品有保底收益,能终身领取,投保人还可选择月缴、年缴或趸缴保费。手头宽裕时可以多缴,资金紧张时可以暂时不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保单约7.9万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①增加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弥补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③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巩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④创新商业保险形式,有利于稳住新经济、新业态就业岗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 .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确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设备,采用授权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这有利于(       
①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       
②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④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2023年以来,某县坚守“赈”的初心,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赈济新模式。对该模式的意图,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坚持扶智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就业能力信心
B.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C.加大劳务报酬发放→带动群众增收→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D.开发公益就业岗位→开展社会救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3-24高三上·吉林松原·阶段练习
9 . 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我国不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这有利于(       
①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增强社保整体效能       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保民生、促公平
③通过初次分配调节,构筑最后一道防线       ④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5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近期,中央一再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而强烈的消费意愿要想转化为消费行动,离不开消费能力和稳定收入预期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可谓切中扩内需、稳增长的肯綮。下列关于“扩内需”相关措施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消费意愿
②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打造消费帮扶平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就业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意愿
④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后顾之忧→提升消费意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