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启动以来,各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阜新民政局开展“找到你”专项行动,干部主动上门寻找困难群众,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晋中市委针对旅游发展特点,开展“探究式”调研,实地查访场地安全、车位保障、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当下解决+限期整改”的办法推动问题解决……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①锤炼实干之功,锻造堪当重任干部队伍
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③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④察民情解民忧,坚持把人民至上做优做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是党必须回答好的课题。如今,集干群沟通、群众监督、民主管理、政务点评、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领导留言板,涵盖党务、政务、服务的党建数字化平台,整合百姓呼声、问政政府等网上服务功能的平台,都使“互联网+党建”持续深入推进。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②能否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成为检验党的性质的试金石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8更新 | 274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提出“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足迹走遍上海市当年的19个区县,涉及党政军群团和教科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做好调查研究(     
①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②要植根人民,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
③就可以解放思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④要坚持党的领导,形成求真务实的氛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架起“连心桥”——解码“四下基层”

35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5年来,福建广大领导干部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天边”到“身边",“调查研究下基层”从“问题”到“破题”,“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现场办公下基层”从“会场”到“现场”……深入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架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四下基层”这一发源于宁德的重要制度,彰显出巨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给予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中华大地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四下基层”为什么能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兰,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的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这也是世界在不断追寻答案的问题。

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严重受阻,中国根据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作出的新的战略抉择,必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过去,共产党员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现在,数百万扶贫干部挥洒青春,1800多名同志在扶贫攻坚中献出生命。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无不通过自我革命主动校正航向、推动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身子骨”更硬朗。

请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从材料中寻找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基因密码。
2024-03-28更新 | 1096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7 .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大事”。“十四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清洁取暖、呵护青少年的眼睛、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很多“小事”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做好“小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大情怀”。
2024-03-23更新 | 287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长海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8 .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根本上决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是(       )
A.党的宗旨
B.党的奋斗目标
C.党的性质
D.党的执政地位

9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心中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掉队。习近平说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4-01-29更新 | 245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在东北首次提出,背后蕴含深意,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连续21年产量超千万吨。东北地区产业门类齐全,拥有中国一重、哈电集团、航空工业哈飞等一大批“国之重器”。然而近年来,东北企业一度面临着转型缓慢、市场竞争力弱化等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创新发展进一步明晰行动方向。

材料二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总书记多次踏访东北的黑土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辽宁是东北黑土地的重要分布区,辽宁省委、省政府聚焦典型黑土区重点县,严格审批与黑土地相关的工程项目,采取“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措施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等行为,通过采取工程、农机、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着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辽宁省每年安排资金2亿元用于黑土地保护,先后制定印发《辽宁省黑土地保护规划(2021-2030年)》《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等目标任务,随着休耕轮作、减肥控药、农田配套、秸秆还田等一系列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措施落地,黑土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巩固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提供有力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新质生产力何以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未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辽宁黑土地治理保护的成功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