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涵盖思想政治、国家象征和标志、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方面。国家对全体人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准则。该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对国家机关、群团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宗教组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

有人认为:广大人民群众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就能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对于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施行40多年来,该法一直没有修改过。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政府建设,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是如何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3 .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这表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总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要求
③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韩非子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北宋司马光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的统一性
C.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人必须尊重法律权威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人平等、公正司法的法律思想
5 .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当今世界局势可谓一个字“乱”,俄乌战争继续、巴以冲突引发中东国家群殴、欧洲战云密布,美国社会分裂动荡不安,金融严峻,唯独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安定,作为华夏子民倍感骄傲。这些奇迹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②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特殊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坚持把科学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说明(       
A.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B.生产方式是法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C.法是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D.法的社会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中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加强以案释法,规范人民法院处理涉彩礼纠纷的裁判标准,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尚。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围绕涉彩礼纠纷,发布典型案例、完善司法解释的价值所在。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二)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能源法等,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修改国防教育法、网络安全法,以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习近平提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③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综合素养评级政治试题
10 . 中国古代诸多法治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以下关于古代法律观点与现代法治思想对应一致的是(     
①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公民权利一律同等
②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坚持良法之治
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④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王勃)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