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68 道试题
1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由此可见(       )
①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②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③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年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国家情报法、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等国家安全专门立法相继出台,全面筑牢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法治基石。面对国外霸权全方位遏制打压,党领导人民充分发扬斗争精神,进行针锋相对、有理有力的反制,在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同时,塑造总体稳定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设立“4·15”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声音、呼应社会关注、公布重大案件、解释安全法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途径进一步拓展,防范身边风险的国家安全意识、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3 .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①有利于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②是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③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推进全民守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④通过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64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深圳市下沙社区通过“四治融合”(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工作法,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2023年纠纷较往年大幅度下降,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社区志愿者从131人增长到8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达7219人次。这说明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       )
①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推动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发挥法律规范作用,制定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体系
③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增强基层社会治理道德滋养
④发挥智治支撑作用,促进基层行政部门协调运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对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该法的制定(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中行使权力
②有助于健全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
③促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环境保护红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出台相关规定,自2021年9月30日起,所有持证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2023年3月18日,一段视频曝光了“无臂男子免费乘地铁被要求出示残疾证”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地铁客服表示,按现有规定,残疾人必须出示相关证件,核验后才能享受特殊通道免费通行。对于相关地铁站“认证不认人”做法,地铁运营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对该乘客深表歉意,表示“将持续优化特殊乘客的出行服务保障”。

结合材料,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此类事件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带来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部人民都能促进正义和美德的制度”。这启示我们(     
①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④法治治本、德治治末,因此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下列案件中主要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的有(     )。
①2024年4月,荣某因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②2023年4月,网友王某因在朋友圈发布洪灾不实信息被行政拘留
③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④2024年3月,中国公民赵某因从事间谍活动被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审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总目标要求我们(  )
① 既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③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④ 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过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于2023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提升立法的工作质量
②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与力量源泉
④立法工作从国情出发,确保未成年人享受数字红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