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4更新 | 1257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2 . 为期3个月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于2022年7月初开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来自意大利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不远万里跨越山海来到中国,展示意大利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潮。举办该展览(       )
①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拉近与意大利文化的距离,增强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
④推动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隔阂,促进两国文化的丰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作为一种舶来品,歌剧已在中国生根发芽。某省5年推出5部歌剧力作,用国际观众熟悉的艺术形式将中国故事带上国际舞台。歌剧《鉴真东渡》两次赴日本巡演,掀起了“鉴真热”。2019年,《鉴真东渡》又启程赴美巡演,观众在节目结束之后不愿离场,久久沉醉在中国文化的多彩魅力中。这启示我们(     
①用好世界语言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
②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开放包容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
④既要肯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中医药拥有独特优势,可治愈一些西医治不了、治不好的疑难病症。只要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坚定自信、扬长避短,实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就能在防治疑难杂病和未病先治等方面,获得各国人民的信任与尊重。这启示我们(     
①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③要加强对外文化渗透,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科技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基,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5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9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寻迹羊城——2021年广州考古新发现”展出了距今4000年前的先民遗骸、陂头岭遗址深逾5米的窖穴、广州“最美”有领玉环……展览通过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带领观众走近考古现场,探寻广州记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考古新发现反映了广州当时的社会生活
②文物承载文化内容,引领探寻广州记忆
③展示岭南历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岭南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等等。亲人亲手做的具有特点的食物也温暖了心、怀念着人。这说明(     )
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食品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7 .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经贸与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正在为沿线国家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线各国对复合型语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中文+”逐渐兴起。当前“中文+职业技能”“中文+专业”“中文+标志性项目”等人才短缺。材料表明(   
①“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文+”走向世界
②我国借助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提高了中文国际影响力
③“中文+”契合了“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
④“中文+”的出现会对世界文化多样性造成冲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一带一路”建立以来,其先行者就秉持互通有无、平等交流、包容开放的精神,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因为这样,世界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各国人民在文明交汇中得以享有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这说明(     
①在文明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可以走向趋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在2021年10月开幕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上,中国,亚美尼亚、柬埔寨等10国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推动亚洲文明脉络探究亚洲文明守护、亚洲文明价值阐释,亚洲文明互鉴,倡导在联合考古,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由此可见(       
①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明对话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③文化交流赋予了亚洲文化的价值
④文化交流合作可跨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