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4更新 | 125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湘桥区南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孟晚舟的释放与中国外交风格的转变不无关系,而这种变化背后,是时与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普惠各方,这一外交理念已经显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既能展现中方自身的文化和利益诉求,也契合世界各国紧密融合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     
①文化交流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07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我国自主研究和建造的天和核心舱所有设备、航天员操作的界面都使用中文,使用的地图也是以中国为中心。为更好地与中国合作,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航天员都在紧锣密鼓学习中文,为进入天和舱做准备。天和空间站的中国文化标识建设(     
①旨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优势
②是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
③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体现
④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 . 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用文言翻译了一大批西方小说。在翻译时,他并没有生硬地照搬原文,甚至对原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增改。这些带有个人特色的改写,在客观上激发了更多读者的阅读意愿,提升了原著的生命力。可见,这种“创造性改译”(     
①立足我国实际,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正确处理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③突破原著意识形态束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④加深了读者对西方的了解,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交流、碰撞和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用于直接解决时代问题
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坚定文化自信,避免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1)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021-12-20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 (通用版)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B卷 真题滚动练)
7 .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     
①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②准确报道国际新闻,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好地帮助国外民众认识中国
④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2-08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明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为此,必须(     
①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养分
④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在融合中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 9月16日,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在希腊的雅典古市集遗址拉开序幕。开幕式上,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临时代办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共同启动了“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数字展览。该展览的举办(     )
①是两大古老文明穿越时空的交流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③推动了希腊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④促进了两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3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思想政治试题
10 .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交流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     )
2021-11-15更新 | 325次组卷 | 8卷引用: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背诵小篇和易错(统编版必修4)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