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新时代文明E+公益广告网络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在网上启动。本次活动广泛宣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主流价值。开展此次活动旨在(     
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向心力
④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27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辽宁专版)05
2 . 从科幻小说《三体》蜚声海内外到“科幻十条”出台,短短10余年时间,科幻文艺快速发展,从小众文艺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类型。不仅是科幻,近年来,沉浸式演艺项目逐渐推广,舞台剧佳作一票难求,网络视听节目蓬勃涌现……文艺领域的创新创造,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文化供给。这启示
我们要(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拓宽文化惠民渠道
②融通文艺创作资源,着力增加文化供给数量
③紧跟时代发展,以贴近时代作为文艺创作基点
④拓展细分领域,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7更新 | 43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这些思想和理念,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④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把胡同的公共设施利用好,把胡同的公共服务搞上去,把文化内涵丰富起来。为此,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利用各类腾退空间引入社会资源,形成包括社区文化生活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更读书社等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东城区的举措有利于(     
①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促使我国尽快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扩大文化内涵,反映时代风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新华社和腾讯影业战略合作的电影《1921》将于2021年7月1日公映。该片将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拼的动人故事。而在建党百年之际上映此片,无疑还有着特殊的意义。《1921》七一上映,体现了(   
①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革命文化承载党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③文化需不断创新
④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山海情》是一部以20世纪90年代“闽宁模式”为主题创作的扶贫剧,播出后好评如潮、圈粉无数。该剧讲述真实的宁夏故事,展现闽宁携手的壮美史诗,且演员朴素自然,剧情真诚真实,让人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奋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这启示我们,文化作品要
①还原历史场景,体现地方特色
②贴近人民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③坚持求同存异,推动文化融合
④紧贴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继承和发扬的前提是要基于对文化自信在历史和当代存在状况的正确认知,进而正确把握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对本国文化产生憧憬和向往是必由之路,也是文化自信在未来的充分体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②警惕我国当前文化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推崇外来文化
③树立文化价值观,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十三五”时期,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沿边沿海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署不少于1万个文化共享超市,助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档升级。材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反作用
②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网络文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化创新性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多元化方向的必然选择
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栏山察看文创产品展示时,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
②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④意识形态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