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想社会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一)学“四史”、增自信

《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走在前列。

1.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学好“四史”,“四史”是指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____史。(     
A.中华民族文明史B.中国文字演变史
C.社会主义发展史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2.______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3.下图所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的两大标志性事件: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______》,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原因在于上题中提到的这本书(     )
A.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     )
A.空想到科学的历史飞跃
B.理论到实践的历史飞跃
C.一国实践到多国的实践
D.成功实践到曲折的发展
(4)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以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
A.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B.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认为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4.(多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曲折。西方反社会主义势力一时甚嚣尘上,有人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大旗未倒,而且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的壮丽凯歌。材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B.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跌宕起伏的过程
C.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宝贵成果
5.对下列表格中我国革命和建设重大事件和意义(贡献)进行准确匹配。
事件意义(贡献)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
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_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
6.(多选)建党百年之际,王同学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复兴之路”展厅,加深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历史的理解。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A.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B.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C.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的历史
D.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7.一张纸不同年代的照片中,记载着时代前行的脚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小米同学选择了这样一组照片(如下图):

(1)上述三张图片共同主题的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2)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
A.生产关系的性质 B.是否存在剥削
C.生产力的水平 D.人的发展状况
(3)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01-3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时收集的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一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图二的发表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③图三的运动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
④图四的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下材料是某中学政治学习小组以“科学社会主文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探究内容如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纵现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就像一条奔腾的江河,时而飞流直下,时而缓缓流动,时而千回百转,唯一不变的是,不管有多少阻隔,浩浩长河总是呼啸向前。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密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的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社会主又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的雏形,但这个雏形只存在了72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货物出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板图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21世纪,中国以无可争辩的力量与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社会主又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旗帜引领。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为“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总结探究成果。
20-21高一下·云南昆明·期末
4 . 王老师在备课中精心挑选了以下四幅图作为上课的资源,请你推测贯穿这堂课的主题是(     
A.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及其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从创立到实践的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指出图二、图四标志的事件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它们分别揭示了什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