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以上事件在一定意义上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求索中,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党和人民发展需要,持续焕发出鲜活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坚持人民立场,是科学社会主义兴衰不败的密码
③党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源于时代而又高于时代的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面世。与此同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不胫而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②中国共产党人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滋养下孕育出的甘甜的果实
③《共产党宣言》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④《共产党宣言》极力主张阶级调和,反对任何形式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行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1848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问世。宣言关于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论述,提出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此,它成为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理论法宝。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预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③使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变为现实
④在实践基础上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12803次组卷 | 8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五百年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尽曲折。从空想到科学,从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到伟大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决定因素
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5更新 | 1462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6更新 | 956次组卷 | 90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因为(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尚未实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十九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其结果注定失败,因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在于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