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30多万群众载歌载舞,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这一场景(       
①说明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要立足基本国情
②说明在中国走向新生中其他政治力量没有起促进作用
③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④体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2 . 2024年寒假期间,南昌一高中生和家人一起参观江西省博物馆“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板块面前,他们仔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以下是他关于这段历史的思考,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③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49次组卷 | 41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其革命目的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革命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④该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前景。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一论断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机和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该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斗争目标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10-22更新 | 497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9日是秋收起义95周年纪念日。95年前,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鲜明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开端。

材料二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是一条正确之路,不断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一共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我国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任务和道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指的道路分别是什么?并说明材料二这条道路的重要意义。
(2)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它们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迅速产生剧烈的聚合反应。一个新型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深深的扎下了根。共产党人历经艰难险阻、生死考验,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高一(2)班同学以“牢记党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

抉择与奋斗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革命的步骤及其关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就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出巨大贡献,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①提纲形式,分点作答;②观点明确,层次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以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