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问题。如何应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不同政治力量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代表人物

救国运动或主张

结果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康有为

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百日维新

失败

严复

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进行改革政治、发展军事等一系列政治改良运动

失败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失败

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得出(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国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③只有寻求科学真理才是实现革命的胜利的关键             
④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表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扇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不仅通福人民,更惠及世界。

中国道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议论和研究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赞扬者。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理论正在被质疑,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期覆西方的传统理论。我们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待起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主题,写出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10-05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某校高一(1)班政治兴趣小组搜集的图片: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下午3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材料三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情况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功绩。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而一个国家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材料一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该节日源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受挫后,大部分部队进入湘精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中国早期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显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改变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发展。

材料三   法治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话语和美好愿景,是各国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与西方一些国家讲求的“三权分立”不同,中国特色多元法治表现为立法,行政与司法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


(1)“道路自信”的道路是指什么?
(2)我国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任务和道路。分析每则材料对应的具体道路是什么?并分别指出选择该道路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中国历史发展主线得出历史结论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议会制、总统制,但是都未能成功。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1978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当代——“朝着梦想继续前进”。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将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勿在此处答题

阅读表中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填写表格材料对应得出的历史结论?
2023-02-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应是正常的。

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4版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说:“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地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生平。

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021-10-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8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1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材料一   进博会期间,我和家人一起浏览进博会食品展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优质食品及农产品将在进博会争奇斗艳。围绕“有机健康”主题,更多功能性健康产品纷纷亮相。进博会上展出的食品、农产品等,让国内民众更方便快捷地买到国外好产品,享受优质服务。

爷爷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人民翻身成了主人,但那时候人们还很贫穷,生活水平还很低,吃什么都要靠国家按计划供给。我们购物要用粮票、油票、布票等。”“没有电话,自行车也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要买块好点的表还得到上海买。”妈妈在一旁补充说。“那时候也没什么电器,我上初中时家里才有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邻居们都跑来看,可稀奇呢!”爸爸接着说道。

材料二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材料三   本届进博会期间,将举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互利共赢共创未来”高层论坛。如何总结这20年?习近平主席说,“这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

在主旨演讲中,习主席用“两个激活”比喻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注意:本题为选做题,从以下两问中任选一问作答,必须把题号写在答题卡上,两问都答按第一问给分。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改革开放开创的,有人据此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对此应如何正确认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021-12-22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近代以后……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它和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关系?

材料二   红船起航、栉风沐雨100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时期具体举措解读“初心”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使中国人民①_________
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由贫困奔向小康。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使中国人民②_________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继续坚持③________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④________
(2)结合表中的材料和所学知识,将上表内容补充完整。
2021-03-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五次学情调查政治试题(金湖中学等)
10 .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上,是一个既包含“质变”又包含“量变”、表现为“质变一量变”的历史历程。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严格界限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