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淬炼,从一个最初只有58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把一个一穷二白、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整体摆脱贫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这样的伟大成就绝非偶然。南昌起义时我们有2万多人,2个月后只剩800多人,当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出了答案。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说:跟着走!跟着什么走?归根到底是跟着信仰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甚嚣尘上。面对改旗易帜的斗争,党初心不改、信仰不变,一直沿着马克思主义引领的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
请依据提示在可视化作答流程图上填写相关内容:
1.审设问
知识范围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吗?你能否根据问题和材料确定知识范围?
设问类型本题是什么类型的主观题?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设问层次本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可以对接哪些知识?
综上所述把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梳理,为调动知识,阅读材料提供明确的方向。

2.审材料
材料特点材料关键信息

3.作答
通过审设问、审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答案?
2022-10-18更新 | 485次组卷 | 1卷引用: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解措施类主观题

2 . ◆坚定历史自信续写历史新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成就。近代以后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未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发生了彻底改变。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世界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精神。“回顾我们党经历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遭受的挫折,“我们党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领导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光明。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增进历史自信的强大力量。新时代全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高度历史自信的理解。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回顾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这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

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新的征程上,我们同样面临复杂的风险考验。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日后建设国家的重大责任。我们学习和总结历史是为了从全党和人民的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接好时代‘接力棒’走好当代长征路”为主题,向广大青年发出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50字左右。
3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②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真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解释长久的追问——20世纪的中国,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来试验过,为什么唯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

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社会主义”“庶民胜利”的概念,深刻切中近代中国的脉搏微弱∶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先进分子带来了先进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照亮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用“马克思主义‘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找到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方向和道路。自此,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并取得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在新的征程上,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我们继续取得成功的法宝。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照亮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材料,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 2021年6月,两篇署名“宣言”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内容摘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困顿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柳暗花明”。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面对民族复兴和世界变局的交织激荡,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总体布局、确立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社会主义”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10-13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巨野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青年深切感受到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对党忠贞不渝,和年轻的共和国一起站起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团员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积极参与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在各条战线上革故鼎新,建设四化,和全国人民一道从温饱不足过上了小康富裕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担当重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回首百年,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带领中国青年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打动了无数国人。一句“平视这个世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的苦难辉煌,也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无比自信和深厚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拥有“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和底气。
7 .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的这段话体现出(     
①一九四九年是中国革命的终点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斗争中确立的
③近代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致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下列经验中哪些是中国共产党原创的(     
①农村包围城市
②武装夺取政权
③生产资料公有
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说明论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为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所充分印证的深刻道理。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充满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2022-10-05更新 | 174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