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下内容节选自《决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经过28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请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风华,光照千秋。 一百多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使中国人民重拾自信,中华民族重现青春!

材料一   潮涌东方起宏图,百年大党正青春。2023年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山河为证,岁月为名。百余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既“西天取经”,又立足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百年来血与火的锤炼中,在一次次的失败与牺牲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彪炳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奇迹。

材料二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密切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实现宏伟蓝图,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中作出的历史贡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实现宏伟蓝图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科学性。

4 . 材料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但是,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摘自新华网《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摘自《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2023-09-20更新 | 690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在巍峨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启了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10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来自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说:“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波兰华沙《人民论坛报》社论说: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最伟大事件。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利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我国《新闻日报》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新中国诞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023-08-10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 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年浴血奋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对象、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政策和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某班拟于五四前夕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带领人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举办学习教育活动,请你拟定相关活动计划。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字数在200左右;③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
(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材料三   70年来开天辟地的创业史、震撼世界的造物记,精彩故事由人民奋斗书写,中国奇迹由人民携手创造。从武装斗争推翻旧中国“倒海翻江卷巨澜”,实现“旧貌换新颜”,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改革开放建设新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以一场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各标志着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