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艰辛探索。

某班级举办时政探究活动,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为题,撰写一份小论文。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续写完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强历史主动,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重要制胜法宝。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些伟大成就既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高超能力。


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生动实践,并分别说明这些伟大实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列举3个即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刚刚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就职。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传向世界各地。

从开国大典至今,新中国已经走过了非凡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已从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并正在向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扬帆启程。


请从近代中国人民历史任务的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的伟大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2年10月23日刚刚结束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百余年征程波澜壮阔,百余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从一大到二十大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假如你是党史理论宣讲小组的成员,你如何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3周年华诞。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新中国的成立,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新中国的诞生犹如磅礴的日出,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壮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发,在新时代中奋进,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22年9月17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今天中国全面发展的影响。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材料 194910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10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01-29更新 | 31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四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10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3岁生日。某校高一同学以“牢记建国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二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开始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革命,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青年深切感受到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回首百年,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带领中国青年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打动了无数国人。一句“平视这个世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的苦难辉煌,也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无比自信和深厚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拥有“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和底气。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节选)

你们好!我的名字叫做中国共产党,以下是我的百年述职报告。

我诞生在1921年,那是一个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中国。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我痛苦不已。

怀揣一腔热血,渴望寻求到救国救民的出路。在无数种信仰的交锋中,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终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们梦寐以求的可爱的中国。

我知道,历史选择了我,人民选择了我。

赶考路上,我一刻都不敢懈怠,我们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50多人到9000多万人,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我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材料二   202210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日子,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十二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以及太空探索、脱贫攻坚等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她先是写道:“为你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感到自豪。生日快乐!”。华春莹配发的第一组图片中上图是1900年的天安门,斑驳破败,象征着封建腐朽王朝的灭亡;下图则是2022年的天安门广场,巨大花篮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献礼。在第六组对比照片中,华春莹以麦当劳为例,谈“中国向世界开放”:1992年,北京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当时人们还在门口翘首以盼;2022年,麦当劳等“洋快餐”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壮观的摩天大楼”,华春莹在第七组对比照片中写道:1994年,上海其时正处于发展和开放初期,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塔正在建设;2022年的陆家嘴,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华春莹写道,“2022101日当天,为了观看国庆升旗仪式,许多中国人凌晨就开始在天安门广场排队等候”,这是“对祖国纯粹的爱。”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对“中国向世界开放”“壮观的摩天大楼”没有终点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