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写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所见的景色及由此发出的感慨。透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悟到(     
A.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B.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崭新课题没有现成答案,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2 . 1954年中共温州地委出台意见,要求办好10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7年秋收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到总农户数的22%。然而,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新办的一批农业合作社中出现盲目贪多、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等问题,部分地方出现强迫命令、侵犯农民利益等问题,干群关系紧张。从中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不适合社会主义改造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④先进的生产关系一定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音乐剧《东莞东》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南下打工浪潮中,青年女孩王雪英在东莞拼搏奋斗30年的故事。她和无数产业工人、创业者们一起见证了东莞的繁荣发展,也创造了属于他们、更属于时代的辉煌和骄傲。该剧折射出,改革开放(     
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是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从1949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不懈求索,既总结出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又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成就的是(     
A.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推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C.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D.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2-06更新 | 247次组卷 | 104卷引用: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③改变了党的面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3更新 | 38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安徽专版)05
7 . 2023年5月22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党中央指出,要把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作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②表明马克思主义首次实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
③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④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与“四梁八柱”是“十四个坚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对抗性的冲突和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7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
9 . 2023年10月29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形势与新任务——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研讨会”举行。45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改革远没有结束,改革开放仍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从此走上了欣欣向荣、独立发展之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