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共产党人历来是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的统一论者,书写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要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完成下面小题。

1.革命这篇文章,毛泽东同志把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相同的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建设这篇文章,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篇,下篇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篇。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上篇和下篇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进行改革开放
④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全面否定
②改革开放前出现的失误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
③二者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④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正确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高一年级拟以“畅想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年级征文活动。围绕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③新时代是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④新时代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高度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基础。在这一时期,我国发生的事情有(       )
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
②“三大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从第一次飞跃到第二次飞跃
④中共八大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①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挫折
③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在嘉兴南潮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 .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先后两次作《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他便南下考察,先后到达广州、长沙和武汉。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考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并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豪迈雄壮的气势传递出作者自信乐观的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和相关史实,谈谈作者自信的理由。
8 . 下表呈现了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这反映出1956年我国(     
时间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
1952年20.6%78.7%
1956年85.6%14.2%
①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基本上建立了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全面展开(     
A.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B.能够为新时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经验
C.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10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年-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③高铁、线上支付、共享单车推广并领先世界        
④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0-25更新 | 9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