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50年,毛泽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几个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要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到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已经具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③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了探索
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特点适合被直接改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社会主义是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③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抗性的矛盾逐渐消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1952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八一”号蒸汽机车下线投用;1953年,第一代汽油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1954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南昌首飞成功;1956年,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兴办起来。这说明(       )
①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最终确立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探索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方向
②改革开放夯实了探索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③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难免经历各种曲折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各种反动势力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到这则“棺材田”变丰产田、“寡妇村”变幸福村、枯木又逢春、百姓得新生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第二首的前两句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说明了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这说明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教育医疗事业的进步
④这反映了“一化三改”总路线和总任务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从此,中国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走上了欣欣向荣、独立发展之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以及创造性1966年的十年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钢铁、机械、石油工业等都获得长足发展;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坚持长期不懈地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57—196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近140万人。是1950---1956年的4.9倍。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但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至暗时刻”,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在于(     
①完成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
②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④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走社会主义道路,顺乎世界之潮流,适合人民之需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过去5年工作,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继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0 . 经过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高级生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1956年底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依托和平赎买政策,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9%、私营商业户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②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迎来了第一次飞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