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条理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运动后,在诸多学说流派风云激荡、各显身手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和崇奉。1920年8月,多方求索,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就曾致信挚友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国情不断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是“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解。
2023-11-24更新 | 53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这套邮票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是其中的三枚邮票。

表现元素:天安门、华表、礼花

表现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表现元素:两弹一星、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

透过三枚邮票的相关信息,谈谈你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时期

成就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尽管都失败了,但是为后面探寻新路积累了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艰苦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接着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从此,中国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走上了欣欣向荣、独立发展之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3-11-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

图一 探索之路未能成功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图四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成果


结合四幅图片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3-11-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考(月考)政治试题
6 . 开放性试题

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党一百多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承百年风华、担时代之梁”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你是否认同?请阐述你的理由。
8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请简述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什么?党的八大规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2023-10-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百年历程,社会主义指引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密起来,并走向强起来。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基本结束了工业体系残缺不全、互不配套的落后状况;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改造,粮食,棉花产量较大幅度增长;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治。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论证“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合理性。

10 .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议会制、总统制,但是都未能成功。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材料一的内容中,我们分别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对世界、面向未来发出的响亮政治宣言。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梦”的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
2023-09-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