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表1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1949466326140
1952810461349
19571241537704
1978563415674067

(参见柳随年、吴群敢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页)

表2 中国、美国、英国发展情况相比:

年份项目中国美国英国
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18%2.8%4.1%
1949~1989年GDP增长率7.37%3.17%6.98%
1949~1989年人均GDP增长率5.44%1.87%5.95%

材料二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1)请你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道理?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结合材料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2 . 下表是1953年和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 年农轻重比例(%) 

1953- -1957年平行业均增长速率(% )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б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结合表中信息,指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022-08-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同步练习

3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1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材料一   进博会期间,我和家人一起浏览进博会食品展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优质食品及农产品将在进博会争奇斗艳。围绕“有机健康”主题,更多功能性健康产品纷纷亮相。进博会上展出的食品、农产品等,让国内民众更方便快捷地买到国外好产品,享受优质服务。

爷爷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人民翻身成了主人,但那时候人们还很贫穷,生活水平还很低,吃什么都要靠国家按计划供给。我们购物要用粮票、油票、布票等。”“没有电话,自行车也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要买块好点的表还得到上海买。”妈妈在一旁补充说。“那时候也没什么电器,我上初中时家里才有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邻居们都跑来看,可稀奇呢!”爸爸接着说道。

材料二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材料三   本届进博会期间,将举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互利共赢共创未来”高层论坛。如何总结这20年?习近平主席说,“这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

在主旨演讲中,习主席用“两个激活”比喻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注意:本题为选做题,从以下两问中任选一问作答,必须把题号写在答题卡上,两问都答按第一问给分。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改革开放开创的,有人据此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对此应如何正确认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021-12-22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5 . 材料一       
图1: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发展的图景。       图2: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某丝绸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曲折,但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最大的经济建设成就当属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材料四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就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出巨大贡献,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①提纲形式,分点作答;②观点明确,层次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以内。)
2023-07-11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6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

图一 探索之路未能成功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图四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成果


结合四幅图片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3-11-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考(月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议会制、总统制,但是都未能成功。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材料一的内容中,我们分别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对世界、面向未来发出的响亮政治宣言。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梦”的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
2023-09-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政治试题
8 . 材料一                           
图1: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发展的图景。   图2: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某丝绸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曲折,但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最大的经济建设成就当属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材料四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9 . 请列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思维导图
2023-04-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
10 . 请回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所学知识,绘制本课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2022-07-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必修一思维导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