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条理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伟大历史时代召唤思想理论创新,丰厚实践沃土孕育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这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证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青年大有可为、当有作为,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家国梦想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所需的“新青年”。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贡献。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坚持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也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走自己的路,就是解决在方向上“往哪走”、在方式上“如何走”的问题。党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没有既定模式的“套路”。①中国“站起来”,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拔新领异,创造性地处理“本本”和“实践”的关系,使“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活”的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富起来”,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搞“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③中国走向“强起来”,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把中华民族带入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


请结合党领导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明党坚持“中国道路”的正确性。
2023-06-17更新 | 17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政治模拟试卷(三)

4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文化根基。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1)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立己达人。

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坚决反对通过打压遏制别国现代化来维护自身发展“特权”。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

◆艰辛探索。

某班级举办时政探究活动,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为题,撰写一份小论文。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续写完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5-10更新 | 8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齐鲁名校大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如图所示:



结合上图,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指出党在百年征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
2023-04-28更新 | 61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202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政治试题

6 .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上,有的人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以“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为主题,撰写一份政治小论文提纲。(要求:自拟标题、提出论点、逻辑清晰、术语规范,总字数在200字以内。)
2022-11-28更新 | 66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两个不能否定”。
2022-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桂阳县蓉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复习模拟政治试卷

8 .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国家都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及现实条件基础上生成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独特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回首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挂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走自己的路才会成功。
2022-04-30更新 | 153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五莲县、诸城市、安丘市、兰山区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过程性测试政治试题

9 .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5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辛亥革命对中国人民选择民族复兴道路有重大启示。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述。
2021-11-25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卷)第一辑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