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据下面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年份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年19.11.50.721.36.971.8
1956年
32.253.47.392.90.17.0
A.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C.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
D.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 . 据下面图表信息(所有制结构对比)我们可以推出(       )
年份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 年19.11.50.721.36.971.8
1956 年32.253.47.392.90.17.0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决定性选择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表1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1949466326140
1952810461349
19571241537704
1978563415674067

(参见柳随年、吴群敢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页)

表2 中国、美国、英国发展情况相比:

年份项目中国美国英国
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18%2.8%4.1%
1949~1989年GDP增长率7.37%3.17%6.98%
1949~1989年人均GDP增长率5.44%1.87%5.95%

材料二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1)请你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道理?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结合材料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4 . 下表是1953年和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 年农轻重比例(%) 

1953- -1957年平行业均增长速率(% )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б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结合表中信息,指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022-08-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6 . 下表是我国1957年粮棉、钢、煤产量情况表:

1957年总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落后农业国的现状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生产发展
④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春天,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季节,也是农村播种庄稼的重要时节。本组老画反映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图,较好地体现了当年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这反映了(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农业改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我国此时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解决与改变
④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逐渐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06更新 | 1109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政治试题
8 . 如下图反映了(  )

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具有不确定性
③科学社会主义不适应国家建设时期生产力状况
④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议会制、总统制,但是都未能成功。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材料一的内容中,我们分别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对世界、面向未来发出的响亮政治宣言。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梦”的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
2023-09-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政治试题
10 . 读图: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由图可知,改革开放(     
①极大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                    
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是强国之路                                               
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