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的标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表明(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经济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
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持续推进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是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在编号处选填适当内容,完成时间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基于此,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期间,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为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①建立新兴工业部门,构成了工业布局基本框架
②坚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④紧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某校举行学习党史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展览中设置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奋进新时代”四个宣传板块,组织团员们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下列不符合“守正创新、奋进新时代”板块内容的是(     
①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开创改革开放新篇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B.实行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开放
C.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小康
D.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青岛带来了巨大变化。从1979年起,青岛市全面进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三年调整时期,以企业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有评价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觉醒的贡献是(     
①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②澄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5周年和改革开放45周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青岛带来了巨大变化。从1979年起,青岛市全面进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三年调整时期,以企业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有评价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觉醒的贡献是(       
①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②澄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97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8%,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1978年,贫穷是大多数中国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今,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中华大地上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③坚持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的话振聋发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①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不舍昼夜的改革开放历程,铺展开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一次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浩荡进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②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设立五个经济特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