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的标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4更新 | 132次组卷 | 24卷引用:3.1伟大的改革开放 同步练习
18-19高一下·陕西咸阳·期中
2 . 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
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
C.近景: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上嘴
D.特写: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图片
2023-11-23更新 | 374次组卷 | 87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1):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1高一上·云南玉溪·阶段练习
3 . 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一年。某同学搜集了一些1984年的资料,如下表所示。由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       )
1月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
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3-11-19更新 | 55次组卷 | 41卷引用:模块综合检测
4 . 下列是某校高一政治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正确是(     
甲: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乙: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鲜明主题。
丙: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丁:首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①甲正确,丙错误②甲正确,丁错误③乙错误,丙正确④乙错误,丁正确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①中国成功实现“一化三改”,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严重曲折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3更新 | 608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步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求索,40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发生在哪一次重要会议后?
(2)大事回顾:请你列举两件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2023-10-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3.1伟大的改革开放同步练习
7 .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①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从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中国入世、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着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印证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深刻印证着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制约发展的一个个难题逐渐破解。中国开放40多年,发展了自己也壮大了别人,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绝不会也不能让它关上。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运用所学“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阐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理由。
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结合材料并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6.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绝不会也不能关上“改革开放这个机遇的大门”的原因。
7.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就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8.结合材料,指出1978年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困境?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改革开放的进程。
9.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提出三个“决心不会变”?
10.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11.综合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进行探究。并总结探究成果。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中流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顺口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改变顺口溜中的这种现象,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农业上取得了什么效果?
13.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2023-09-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3.1伟大的改革开放
9 . 改革开放的开启
(1)时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上来,作出实行______的重大决策。
(2)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
2023-09-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