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开启了“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赶考”之心从未改变、“赶考”之志从未动摇、“赶考”之行从未停歇。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从“进京赶考”到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①体现了党的忧患意识,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说明党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③表明党拥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④体现了以党的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究竟只存在一种模式还是有多种道路可选,这是困扰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并不断引起争议的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是最好最后的一种制度,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至今,西方国家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生矛盾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态势和民粹主义凸显,“历史终结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驳斥“历史终结论”

2023-04-21更新 | 149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政治试题(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带来了历史性影响一产生了时代性意义,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5更新 | 1032次组卷 | 20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表明(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②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制度保障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④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做出第三个历史决议是(     
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③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根本变化的需要
④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的客观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8更新 | 20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近代以来由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取代封建社会历史时代,而通往更高水平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实现现代化是各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实现自身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形式。历史已经表明,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充满了血腥、战争、残酷剥削的历史过程。而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特殊性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现代化等于资本主义”的神话,用事实证明了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现代化的宏图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1-24更新 | 103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考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8 . 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某中学组织了“追随总书记脚步,感受精神力量”的实践活动,走进陕西延安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步入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追忆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最有可能了解到(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创精神
②中国实现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的战斗过程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这十年,中国速度一次次惊艳世界(下图)。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的与日俱增。这充分表明(     

①新时代十年的变革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③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④中华民族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1949年,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在“新的赶考”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①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②凸显了党的自我革命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的价值
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和力量源泉
④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6更新 | 77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亚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