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道路上,中国一往无前、风雨无阻。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让我们一起重温30年前那段“春天的故事”。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
30年前的199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热潮。

30年后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必将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我们在新时代应如何续写好“春天的故事”。
2022-04-28更新 | 1512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统考(4月)政治试题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积累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结果。

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习近平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一、审设问

知识范围

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吗?你能否根据问题和材料确定知识范围?

设问类型

本题是什么类型的主观题?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设问层次

本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综上所述

把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梳理,为调动知识,阅读材料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审材料
材料中有哪些关键信息?
三、作答
通过审设问、审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答案?
2022-07-16更新 | 760次组卷 | 1卷引用: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解原因类主观题

3 . 勇于自我革命,赢得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指引伟大复兴。

材料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百年历史雄辩证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在新时代不断巩固和发扬。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意志和气魄,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我们党在新的“赶考”路上为什么要巩固和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22年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折射着一项项历史成就,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引领、思想指引。新时代十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千年小康梦想成为现实,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历史雄辩地证明,风雨袭来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寄语广大青少年:青少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青少年的初心使命。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2)请你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青春心向党,奋进新时代”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12-08更新 | 672次组卷 | 4卷引用: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材料一   2023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材料二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但雷锋这个名字也被某些人利用,杭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使用雷锋同志姓名开展网络商业宣传,将其付费会员称为“雷锋会员”,将其提供服务的平台称为"雷锋社群”。该公司以"雷锋社群"名义多次举办“创业交会”“电商供应链大会”等商业活动,并以“雷锋社群会费”等名目收取客户费用16笔,金额共计30845元。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涉雷锋同志姓名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决被告杭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停止侵害雷锋姓名,并在省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弘扬雷锋精神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知识运用准确、贴切,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00字左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对此案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
2023-05-23更新 | 53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

历史时期伟大飞跃
实践成果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但却在相对落后的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堪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奇迹。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的原因及意义。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06-01更新 | 5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考三模政治试题

6 . 自信自立,这是中国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初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教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

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承诺里,世界看到了中国站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姿态;在“一带一路”的十年开拓中,世界感受到建设的繁忙、合作的热忱和友谊的激荡;在第五届进博会的丰富多彩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新时代共享未来”的开放身姿;在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的对话中,世界感受到合作新动力、共赢新模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新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这就是中国”为主题,撰写一篇时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围绕“走什么路”进行了不懈探索,无数仁人志士远赴欧美“西天取经”、东渡日本寻求救国道路,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均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从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和解决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迨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022-09-09更新 | 5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政治试题
8 .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马克思曾预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不少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现代化模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反而陷入发展陷阱。而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模式,也日益受到质疑。

中国没有照搬发达国家已有的制度和政策,不断深化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认识,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及其世界意义。
(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发展,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也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实践了中国式现代化。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12-05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历史烟云,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当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别国大门,所谓“先进文明”“落后文明”的论调、“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就开始笼罩在地球上空。面对各式交锋与争论,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中国发展大历史、世界变化大格局、人类发展大潮流,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历史远见与自信:“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走自己的路,是党和人民艰辛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排除种种干扰、战胜重重险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知识,以“激荡五洲四海的时代强音”为主题,自选角度,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突出,逻辑严密;②学科知识运用规范、准确;③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2-03-16更新 | 49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展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材料一   202276日,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向议会讲话,他严肃地说,“国家已经破产,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将至少持续至2023年底”。斯里兰卡正在经历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个曾经繁荣的国家如今陷入深度经济衰退,食品、燃料和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斯里兰卡民生物资大涨,加上没有外汇可供进口,日用商品又缺又贵。

德国《明镜》周刊称,1800年以来,全球已发生过近230起国家破产事件。本世纪以来,破产的国家也不在少数,从美洲到欧洲无一幸免。其他欧洲国家,历史上也多次破产。《世界报》称,自1800年以来,德国已经破产了7次,奥地利有7次,西班牙达到8次,葡萄牙为6次,希腊为6次,法国和荷兰各有1次。

材料二   今天(101日)国庆节,新中国迎来73周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装扮一新,举行2022年国庆升国旗仪式。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有一种骄傲叫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2022年的中国依旧是让人振奋的一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开启崭新载人航天时代;福建号航母下水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有远大前途。


(1)结合材料一,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实践”“美好生活”三个关键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有远大前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