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如莫尔的“乌托邦”、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等,这些模式有文学化的描绘,有理论的论证和设计,也有规模不同的实验。进入20世纪,更是出现了诸如科学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进入21世纪,又出现了“社群社会主义”“劳工社会主义”等。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中去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梦”既不是莫尔等人所幻想的乌托邦,也不是欧文等人所设计的“新和谐公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不同于各种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而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活生生的实践。可见,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样板间”,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论述“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样板间’”的观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围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主题,写一篇新闻短评。要求: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性强,1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唯有如此,才能闯关夺隘、劈波斩浪,完成党中央部署的目标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如何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将下表续写完整。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阐述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永远闪耀真理光芒、更加彰显真理力量,指引我们走好了过往的奋斗路。走好前方的奋进路,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需要                                

3 . 先行先试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山东路径。

在家乡还没有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情况下,王元虎顶住父母的反对,毅然辞职,回到老家济南市章丘三涧溪村创业。十几年来,在村支部高淑贞书记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他们克服困难,建起生态养殖场,现在已成为年销售收入1100余万元的现代化养殖场。致富不忘乡亲,依托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他组织村里120多名青年党员、回乡大学生、复退军人等年轻人,成立绿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在园区创业的青年人提供科技孵化、租金减免、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系列服务,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2年初,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立足基础优势,抓重点补短板。要夯实增收共富基础,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稳就业,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山东财政民生支出比例多年保持在80%左右,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一边做减法,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惠企利民;一边做加法,保持民生支出持续增长,确保基本民生。收得少支得多,这意味着政府要用过“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有人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靠人人参与、才能实现人人享有。也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充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就能很快实现共同富裕。


(1)针对以上观点,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

◆思想之光照亮青春航线。

2022年10月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组织的基础植根于青年。10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推动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书写了百年党史中闪光的青春篇章。


(2)请你为二十大宣传进校园,开展广大青年喜迎二十大、关注二十大、宣扬二十大拟两条标语,每条标语字数16字以内。
4 .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领导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以下选项中符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是(     
①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④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5更新 | 3926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梦想照进现实,现实辉映梦想。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推动人类前行,促进社会发展。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了“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借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材料二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5000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市举行。2020年,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且更加充实,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2)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中国梦”为什么今天能够实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个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