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如莫尔的“乌托邦”、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等,这些模式有文学化的描绘,有理论的论证和设计,也有规模不同的实验。进入20世纪,更是出现了诸如科学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进入21世纪,又出现了“社群社会主义”“劳工社会主义”等。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中去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梦”既不是莫尔等人所幻想的乌托邦,也不是欧文等人所设计的“新和谐公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不同于各种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而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活生生的实践。可见,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样板间”,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论述“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样板间’”的观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围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主题,写一篇新闻短评。要求: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性强,1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战略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实现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加强自我革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西强东弱”“资强社弱”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格局、国际格局、全球秩序都在发生根本性、重塑性、结构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以雄辩的事实宣示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有力驳斥了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证明了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实现阶段的。
2023-02-23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宣言》所秉持的人民立场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共产党宣言》的建党原则,统筹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2022-12-31更新 | 8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某村坚持以问题为引,对症抓药,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

积极根除“软骨症”。面对“两委”班子一盘散沙,重大问题面前达不成共识的现状,该村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现在各项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了,班子团结了、组织生活规范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加强了。

大力清除“绊脚石”。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对村内的高污染企业进行清退,腾出来的土地全部种上绿植,“污染角儿”变成了人人称道的“天然氧吧”。

铺就发展“快车道”。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支持相关企业建设茶叶加工、包装、储运等产业体系,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该村是如何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的。
(2)中国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就青年如何更好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提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唯有如此,才能闯关夺隘、劈波斩浪,完成党中央部署的目标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如何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将下表续写完整。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阐述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永远闪耀真理光芒、更加彰显真理力量,指引我们走好了过往的奋斗路。走好前方的奋进路,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需要                                
6 . 毛泽东在《书记动手,全党办社》的按语中写道,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下列选项能证明我国能独立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①打赢脱贫攻坚战,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②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③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④合作社是我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1454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坚定历史自信续写历史新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成就。近代以后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未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发生了彻底改变。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世界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精神。“回顾我们党经历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遭受的挫折,“我们党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领导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光明。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增进历史自信的强大力量。新时代全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高度历史自信的理解。
8 .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某校举行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演讲活动,下列材料符合演讲主题的是(     
①党领导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10-14更新 | 2841次组卷 | 21卷引用: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领导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以下选项中符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是(     
①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④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5更新 | 3928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阶段目标】


(1)“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是党中央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它们分别对应上图中的哪个序号?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填入序号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填入序号           

【痛点堵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土中国”正加速向“流动中国”演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各地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更高要求。一些地方积分制落户政策有待优化,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过高,存在“一户难求”现象;一些中小城市教育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上学“一校难求”;异地就医备案服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仍存在一些盲区和堵点;针对流动人口的住房租赁、保障以及养老等服务还很不充分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解决“流动时代”公共服务痛点堵点需要贯彻哪些新发展理念。

【提质完善】提质“流动时代”公共服务,需要落实常住地政府责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消除目前按照户籍人口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弊端,按照常住人口规模予以政策保障和资源配置。要优先解决流动人口的急难愁盼事。要加强立法保障,强化考核监督,从法治化、制度化层面着力,督促常住地政府落实责任。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用数据赋能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完善面向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
2022-06-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