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议会制、总统制,但是都未能成功。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1978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当代——“朝着梦想继续前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将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


(1)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到“朝着梦想继续前行”,我们分别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2)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宏愿,未来30年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安排?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0月16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变为现实。结合材料一,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结合材料二,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2023-10-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坚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该怎么做?
2023-07-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传承与发展的宝贵精神品质。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经受住了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什么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一脉承续、从未中断,一直绵延到今天。中华文明5000多年、中国共产党100年、新时代10年,是一个个极具标识性意义的历史时间,传递出深沉的历史自信。

深沉的历史自信,从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来。中国共产党这100年,经历了民族和国家大落大起的历史阶段,从跌入低谷,到逐步爬升,再到大幅跨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浓缩史。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三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对“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浓缩史”观点加以论证。
(2)历经百年奋斗,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如何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请你就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开天辟地”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改天换地”的中国。1978年,中国共产党从解放思想入手,果断推进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担使命,整理行装再出发,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别有天地”的新时代。


(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推进了四件大事。参照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改天换地
翻天覆地
别有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10年来,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
2023-03-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现代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使命任务。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路径,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为人类追求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并说明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
(2)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你会是什么样?请以“2035:祖国和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围绕主题,字数150字左右。
2023-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我们要认清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把对党忠诚落到实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找各种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躺平”,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履职有为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全体中国人民需要砥砺同心,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锐气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勇于革故鼎新,乐于埋头苦干,做到真抓实干,不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谈谈如何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201211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郑重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221016日,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十年来,梦想如号角,吹响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时代旋律;梦想如画笔,绘写民族伟大复兴的万千气象。这十年,是团结奋斗圆梦的十年。全面小康创造奇迹,“太空出差”世界瞩目,“中国饭碗”端稳端牢,“国之重器”砥柱中流,中国建造遍布大地,核心技术加快攻关,生态文明引领潮流,“一带一路”联通四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为什么能焕发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共鸣。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此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聚焦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使用术语,表达规范;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10 . ◆坚定历史自信续写历史新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成就。近代以后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未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发生了彻底改变。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世界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精神。“回顾我们党经历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遭受的挫折,“我们党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领导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光明。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增进历史自信的强大力量。新时代全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高度历史自信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