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8 道试题
1 .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2016-11-26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第一阶段考试文科政治试卷
2 . 荀子、王夫之、朱熹等先哲大师们,长期都在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
等方面“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其实他们思考的根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C.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7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11-12高二上·云南大理·阶段练习
名校
3 . 正确地揭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6-11-21更新 | 7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4 . 2008年10月27日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16-11-18更新 | 5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届高三《生活与哲学》选择题汇编专练
9-10高三·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5 . 朱熹主张“理生万物”,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形而上学
2016-11-26更新 | 4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政治卷
6 . “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
2016-11-18更新 | 5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高考政治选择题冲刺训练5
7 . 《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这意味着
①人们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一样
③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4次组卷
8 . 《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这意味着
①人们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一样
③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