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在社会发展民众生活中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持续爆出的数据安全事件一直令各国政府和民众堪忧。我国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管治理“跟上脚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21年相继施行,加上2017年开始施行《网络安全法》,我国数字经济时代三大法律支柱体系基本确立。这表明(       
①法律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也具有社会职能
②基于数字信息特点,要进一步增强法治监管的前瞻性研究
③法治体现全体公民意志,要构建多元协同的数字治理体系
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立法,关键在于制定法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节选):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实施更有力的护边补助等支持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如何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3 . 某市社区治理中,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打破化解矛盾仅靠干部单向协调的思维惯性,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把群众代表请上“评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评共商共断群众诉求的是与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种做法(     
①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②调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③是基层政权转变治理方式的生动实践
④结合了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6更新 | 8536次组卷 | 46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2023-06-11更新 | 9835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     
A.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B.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D.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要走法治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实施法治,能够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③说明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④实施法治,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该法(     
①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民主立法的重要追求
②表明反电信诈骗法是由政府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使国家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有法可依
④反映了中华法系的传统和国家治理模式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③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目前我国推进科学立法,开启了法律“提质”的新征程。这表明(     
A.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科学立法取得了重大成就
B.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D.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10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     
①保障人权的法治体系已经十分完备
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③依法治国的理念已得到全面落实、人人践行
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7更新 | 25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