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草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多个社会治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规定。

看点具体表现(关注点)
增列违反治安管理应予处罚行为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例如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从事有损英雄烈士保护等行为
合理设定处罚措施和幅度首次规定情节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书面申请经公安机关认可的,不予处罚。
优化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完善立案、集体讨论决定、法制审核等程序规定,增加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简化取证方式和审核审批手续等措施快速办理的情形。
有同学认为,有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就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 .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从1999年“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到党的十六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我国尚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方面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从国家立法层面加强青藏高原系统保护和生态安全风险防范。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①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和教化       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③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④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以“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前提
③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④旨在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法院是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系统,支持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运行形态,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如今,人民法院已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在信息化助力下,一系列便民司法举措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其中辽宁法院已全面开展“智慧法院”建设,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对于坚持依法治国的作用。

6 . 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结合材料,联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7 .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在社会发展民众生活中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持续爆出的数据安全事件一直令各国政府和民众堪忧。我国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管治理“跟上脚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21年相继施行,加上2017年开始施行《网络安全法》,我国数字经济时代三大法律支柱体系基本确立。这表明(       
①法律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也具有社会职能
②基于数字信息特点,要进一步增强法治监管的前瞻性研究
③法治体现全体公民意志,要构建多元协同的数字治理体系
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立法,关键在于制定法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既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关系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进。

缘由一盏清茶,而建一座茶亭的海南施茶村,曾经以穷得只有石头而闻名,如今村民富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这得益于施茶村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施茶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火山优质旅游资源,发展火山石斛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区、镇、村三级的基础上,建立农户党建联络员,定期上门谈心,收集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村里邀请了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等“五老”人员成为法治宣传志愿者,通过编写、教唱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民谣让村民在潜移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家风家训也是施茶村得以长治久安的一大亮点。施茶村打造“乡贤文化库”,将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纳入其中,通过树立乡村道德模范典型人物,由乡贤担任“教导员”,积极涵养良好乡风家风。施茶村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展线上工作培训,微信群转发学习、交流先进调解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施茶村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了和谐施茶、法治施茶、美丽施茶,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东方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施茶村蝶变的密码。
9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10 . 社会保险经办事关人民群众能否便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2010年我国制定了《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经办作了规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社会保险经办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为此,国务院公布了《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对此,下列对《条例》的出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旨在惩治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
②科学立法应符合国情和变化发展的实际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④是国务院通过认可方式创制的行政法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