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2023-06-11更新 | 9835次组卷 | 43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B卷能力提升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   孙武曰:“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

材料三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倍加珍惜自己的法治建设成果。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材料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人民的各项权益必将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中国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治理国家的理念?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三、四,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相关知识,探究我国的法治建设的成就。
2023-04-27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3 . 为推进《黄河保护法》修订,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专题调研,形成《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社会上广泛征求意见,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黄河保护法》的修订(     
①实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②反映了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③展现了政府积极履职的良好形象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有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但又强调宪法法律至上,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这种观点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基于(     
①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角度说明“法”地位更高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二者高度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更是中国共产党行使领导权和执政权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不是历史的偶遇,而是实践必然性、时代现实性和法理正当性的逻辑连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不能放弃、不能置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不是历史的偶遇的原因。
2021-08-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3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基础过关)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有人认为,民法典的制定,开启了中国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请运用所学内容,简要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021-04-23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必修3)第07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B卷提升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